第四十五章 元江接触战第2/3段
抛射的箭矢带着角度,无法对胸墙后的火枪射击手构成威胁,而举起的盾牌则为其他人提供着有效的防护。
盾车接近了壕沟,两门火炮也装填完毕,再次出了怒吼。经过调整的轰击有了效果,两辆盾车被击得粉碎,爆起无数木块碎悄,飞洒上半空,纷纷扬扬的落入后面的人群中,后面的辅兵倒满一地。
“通,通,通……”十几声闷响声中,轰天炮炮弹飞上天空,又化作上百个冒烟的小炮弹,越过战壕,越过盾车,砸进了清军的队列之中。片刻后,一声声爆炸此起彼伏,亮光迸现,黑烟升腾。
视线虽变得模糊,吴三桂还是看到在尘土和烟雾中,无数清兵惨叫哀嚎,在地上流血翻滚。
射来的箭矢一下子变得稀疏无力,盾车后的清军虽然暂时防住了对面的火枪,但这次轰炸依然令他们陷入了混乱。
火枪兵依旧没有得到开火的命令,虽然已经换防到第一道战壕内的守军所持的是大口径火枪,在五六十米的距离应该能够击穿粗制盾车的前板,但明军将领似乎想暂时保留这个手段。
元江那嵩手下的土兵早就拥有很多年代不一、型号各异的火铳,后来又得到了明军的武器支援,并且有自己的战法,“……长技在铳,盖得交趾者,刀盾枪甲,寝处不离,曰事战斗。每战以鸟铳当前,牌次之,枪又次之,象继枪后,短兵既接,象乃突出……”
而明军的火枪型号也很杂,既有从缅甸缴获的,又有从安南缴获的,还有从线国安的汉军手中缴获的。既然现在还没有能力进行统一的制式装备,朱永兴和手下将领经过商议研究,便只能依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即把使用同一型号火枪的士兵编在一起,按照三百人一营进行作战。并根据各种火枪的威力大小,尽量合理地分配防守阵地。
在清军没有盾车且未接近壕沟时,守军是按火枪的口径分别防守三道胸墙战壕,形成远近合理的枪弹分布,最大限度地杀伤敌人。但当盾车已至壕沟时,便要把口径最大的火枪调至前面,准备和火炮一起摧毁清军的防护墙。
“轰,轰,轰!”机动到位的火炮出了怒吼,向着壕沟前的盾车射出炮弹,清军的防护墙不再完整,遭到轰炸的死伤和混乱也使后面盾车填补防护缺口的度变得缓慢。
战鼓隆隆敲响,吴三桂下达了命令,在壕沟前迟疑不进,只能是被动挨打,应该在盾车未被全部摧毁前强行越壕作战。当然,对于这种比较奇特的堑壕式防守,吴三桂等清军将领也在琢磨,也在试探着攻击的办法。
通过浮桥,“忠勇营”又派出了一营士卒前来增援。在军官的嘶吼和组织下,清兵射出弓箭,火枪也通过盾车缝隙射击,云梯也被扛了起来,十几个辅兵出掺杂着恐惧的呐喊,从盾车后冲了出来。
总兵赵得胜亲临东线阵地指挥,对着急等他命令的炮兵压了压手,眼望着对面的清兵,心里默默地嘀咕着:再来多点人,再向前拥,再挤得紧密点。
云梯搭上了壕沟,一架、两架……防守阵地上依然静悄悄的,这种可怕的沉寂令清兵感到莫名的恐惧,但军官挥舞着刀剑在嚎叫,他们只能硬着头皮,呐喊着冲了上去。
云梯搭在宽阔的壕沟上,咯吱咯吱被清兵踩得弯成了弧形,仿佛马上就要折断。有两架更是不堪重负,喀嚓一声从中间断裂,几个清兵掉进了壕沟,立时响起了非人的惨叫。清兵不敢再大量上梯,只好放慢了越壕的度。
阵地上的五门火炮继续缓慢而执着地射着,把一辆辆盾车击倒、打碎,变成一堆破烂,使盾车后的清军越来越多地暴露出来。
可以了,赵得胜猛地挥下了手臂。十几门轰天炮几乎是同时射,近百枚小炮弹在空中变得密密麻麻,带着死亡的叫声扑向清军。冒着清烟的炮弹在清兵脚下翻滚,即便是百战老兵也被吓得面如土色,失色惊叫。
通常来说,触炸引信更能挥炮弹的威力。但延迟引信也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对打乱敌人的队列或阵形更有效果。没有人能对近在咫尺的、冒着青烟、即将要爆炸的炮弹无动于衷,惊叫躲避是不可避免的。
在第一颗炮弹爆炸的同时,阵地上的火枪也爆豆般地响了起来,排枪的射击腾起一团烟雾,白烟越越密,浓密的硝烟很快就覆盖满了阵地前方,象是把其中所有的人和物都一起吞噬了下去。
“忠勇营”右营参将刘之复猛然被亲兵队长扑倒在地,随后身旁响起了一声爆炸,耳朵被震得嗡嗡作响。他看到不远处几个倒在地上的士兵,满脸的汗珠,嘴唇剧烈的抖动,眼中满是惶恐。显然,震耳欲聋的炮声,呼啸的铁弹,肠穿肚烂血肉模糊的伤员,惨烈的呼叫,已经使他们的精神处在崩溃边缘。
一股殷红的鲜血从上流了下来,亲兵队长的身体变软了,趴在他的身上一动不动。刘之复推开这个忠心保护自己的手下,眼见这个手下的脖子被弹片击中,血汩汩流出,已经死透了。
火枪射击声还在响着,没有了爆炸声的掩盖,听得更加清晰。但已经不是整排齐放的轰鸣,守军已经是自由射击了。
“轰”,这是火炮的射击,刘之复看到一枚炮弹以肉眼可见的度掠过,带飞了一个乱跑的士兵的脑袋,余势未衰,又将一个士兵砸得骨断筋折,在地上抽搐挣扎。
完了,什么盾车掩护,什么强行越壕,都完蛋了。刘之复已经能够想见,这种遮断轰击使部队陷入了混乱,而失去了后继支援的已经越过深壕的士兵的命运,显然注定是悲惨的。
&e,只能是被动挨打,应该在盾车未被全部摧毁前强行越壕作战。当然,对于这种比较奇特的堑壕式防守,吴三桂等清军将领也在琢磨,也在试探着攻击的办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