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章 更替(有些成长伴随着无法回首的惨烈)第2/3段
廖三太太听程老夫人声调越来越严厉,神情也越来越不好,不敢再哭,用帕子按着眼角,勉强忍着泪,站起来曲膝告退。
李丹若屏声静气,垂手侍立在炕前,程老夫人看着廖三太太出了门,叹了口气,浑身的忧心烦躁,看着李丹若道:“你看看,既然没有这个胆子担当,当初就别走那步捷径。当初,我说过多少回,就是听不进去,唉,既然听不进去,儿孙自有儿孙福吧。
“你坐,陪我说说话儿。”
“嗯,”李丹若侧身会到炕沿上,婉转劝道:“太婆也别多担心,端王即位,也不是什么坏事,端王性子宽厚良善,再说,象太婆说的,这京城攀附敬王的,十家里头得有八家,若是家家治罪,哪里治得过来?”
程老夫人长长吐了口气,点头道:“我就是这么想,端王那样宽厚的性子,不能个睚眦必报的,至多也就是不得意个十年八年的,等这事过去了,也就好了。”
“我跟太婆想的一样,端王这样宽厚君子即了位,倒是好事儿呢,朝臣日子好过……”李丹若慢条斯理的说着宽心话儿,宽着程老夫人的心,也宽着自己的心。
李丹若陪程老夫人吃了早饭,又陪着说东说西说了大半天话,才告退出来,往自己院子回去。
沈嬷嬷接了李丹若进去,边走边低声问道:“出了这样的事,给二姑奶奶另寻住处的事儿,要不要缓一缓?”
“不用,多事之秋,还是赶紧把这事办妥最好,悄悄儿的,别惊动人就行了。
“还是烦劳嬷嬷跑一趟吧,叫上春妍,挑一处带园子的,院子要大一些,你们两个看好了,不用跟二姐姐说了,直接带人到狄府帐房上,嗯,先支三年的赁钱吧,支出来,都交给东家,先赁三年。
“赁好了院子,就说要修缮布置,从狄府帐上支五百两银子出来,回头交给二姐姐,唉,二姐姐那性子,交给春妍吧,跟二姐姐说一声,这是备着不时之需的。
“今天还早,赶得及,嬷嬷就辛苦些,这件事儿,越早安排妥当越好。”
沈嬷嬷答应一声,辞了李丹若,出来要了辆车,先往狄府接了春妍,一径往陈州门外去看院子了。
………………………………
国丧期间的姜府,比起压抑的京城,更多添了几分惶惑和隐隐的不安。
端王次日就在灵前即了位,大皇子敬王一直拘在宫里守灵,一趟也没出来过。
整个京城的压抑中,只有端王妃娘家,也就是如今的皇后邹氏娘家,镇宁开国公邹府在一片白茫茫中透着掩不住的洋洋喜气,那位原本就满京城闻名的小衙内、三爷邹书明更是进进出出马蹄带风。
………………………………
沈嬷嬷办事极其利落,李雨菊又是恨不能立时就搬出狄府,不过十来天,还没等宫里守灵的皇子皇孙和文武大员们被放出来,李雨菊已经悄无声息的离出狄府,搬进了城外婆台庵边上的秋萱居。
小金花巷的陈宅里,面色青黄、形容憔悴的李金蕊对着李雨菊遣来报信的婆子,仔仔细细问了怎么搬走的细节,以及李雨菊怎么样了,问的清楚明白了,吩咐寒碧:“拿些钱给嬷嬷买酒吃。”
寒碧进去,取了二三十个大钱出来。
李金蕊看着短短的一串儿大钱。呆了一瞬,低低道:“再拿些吧。”
寒碧垂下眼帘,顿了顿,’嗯’了一声,进去又拿了一把,总共五六十个钱,递给婆子,婆子垂眼接过,告退出去。
看着婆子出去,李金蕊转过眼,怔怔的看着窗外。
寒碧端着针线筐子坐过来,一边补着件小袄,一边低声道:“已经两个月了,爷一分银子没拿回来过,刚才那一把,差不多六十个大钱呢。二姑奶奶虽说难心些,银钱上不缺,五六十个大钱,就是那些婆子,也不放眼里,咱们何苦撑这个脸面。”
李金蕊沉默听着,好一会儿,低低叹了口气:“我是高兴,替二姐姐高兴,她总还嬷嬷就辛苦些,这件事儿,越早安排妥当越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