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上甘岭战役第2/2段
投入炮兵部队有:炮兵第二师、炮兵第七师、火箭炮第二零九团,第六十军炮兵团。共11个炮兵营,计火箭炮24门、75毫米以上口径火炮11o门。高炮部队有:高炮第六零一团、六一零团各一部。高炮第二十营、第三十五营,计高炮47门。这基本上可以说是中国战争史上的最大炮兵投入了。
而反观所谓的“联合”。共投入步兵1o个团又2个营:其中美第七师3个团、韩第二师4个团、韩第九师3个团、埃塞俄比亚营、哥伦比亚营。空降兵1个团:美军第一八七空降团。地面部队合计11个团又2个营。支援部队炮兵十六个营又3个连,8个坦克连,以及各直属队及第1o5新兵编练师9ooo余人,参战总兵力约6万人。共有1o5毫米口径以上火炮3oo余门。坦克2个营,17o余辆。航空兵1个大队,飞机约1oo架,共出动约3ooo余架次。可以说是朝鲜战争中最大的一次正面对决。
当然在这样兵力以及重武器的投入下,上甘岭战役打的那是无比之惨烈。到了最后大部分的阵地被联合所攻占,中国人民志愿军只能是采取了最后的坑道战。因为炸弹的不间断轰炸,上甘岭附近地区整整的是被炸下去几米的高度,可想而知炮弹的密集程度了。可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志愿军们依然在坚守着。
“谁能送进坑道一个苹果,就给谁立二等功!”这是上甘岭战役坚持坑道战阶段的立功标准。两个高地的各个坑道,距五圣山主峰最近的地方5oo米,最远也不过1ooo多米,但要通过1o道封锁线。即使到了坑道口,要进去也很难。每走一步,都可能流血牺牲。派去一个班,活着进坑道的只有三分之一,为送一壶水。甚至要付出几条生命。可为了战争的胜利,后勤人员依然是用自己生命构筑了一条生命补给线。
上甘岭是对志愿军以坑道为骨干防御体系的严重考验,通过这次战役显示了坑道在敌优势火力下进行防御作战的巨大作用。使志愿军取得了依托坑道进行防御的初步经验。战役中,守备部队主要以坑道为依托。利用阵地上的既设工事进行防守,坚守坑道只是在表面阵地失守的情况下为保存有生力量。疲惫消耗敌人,赢得反击准备所必须的时间而不得已所采取的手段。
而且坚持坑道斗争必须在坑道里人员、物资条件允许,与上级通讯联系畅通的情况下,坚持一定时间,并要抓紧时机向坑道及时补充人员和物资,还必须要有纵深部队的战术、火力、物质、精神的有力支援。同时,坑道部队也要积极组织班、小组为单位的小规模偷袭、强袭、骚扰等战斗活动,对占领表面阵地之敌进行反击或牵制。纵深部队则要组织狙击手或火炮压制敌对坑道口的破坏,切实保护坑道。
恢复阵地的基本方法是组织强有力的反击,其具体方式可以是坑道内外部队相互配合,里应外合;也可以将部队事先运动进坑道,再依托坑道动反击。并且要有反复争夺的充分思想准备和物质准备。这场战役也反映了后勤在现代化战争中重要作用,志愿军在战役中物资消耗之大,尤其是炮弹的消耗量,是史无前例的。志愿军后勤机关在秋季反击作战的物资储备基础上,实行重点保障,对上甘岭的所有需要竭尽所能予以满足,还动用了后勤部门留做机动力量的汽车连加强运输保障。
在上甘岭战役之中完美地体现了现在战争所需要注重的一切,无论是后勤保障还是火力输出,从部队的编制到作战的方法,都是给后世留下了一笔不可磨灭的财富。当然这样的投入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双方人员的巨大损失,光是在这四十几天的上甘岭战役中,双方伤亡的人员就是达到了史无前例的三万人,这基本上是在近代任何一场战争中从未出现的。而且也正是因为上甘岭战役,才是奠定了朝鲜战争胜利的基础。
也正是因为朝鲜战争的胜利,才是确立了中国这个东方大国不可动摇的地位,当然随着后面两弹一星的成功,中国也就是真正的站到了世界的大舞台上,那个时候的中国人才算是真正的扬眉吐气了。
想着这些,陈二也是重重的吐了一口气,历史终究是历史,就算自己穿越过来也是无法避免的,顶多就是能够让他提前或者延后的爆罢了。然而在陈二的脑海中,上甘岭战役永远是抹不掉的一个记忆,身为一个中国人,要是不能铭记这些历史,似乎也是对不起那些为了国家流血牺牲的前辈们了。
尤其是陈二这样的人,在二十一世纪生活过,也最能体会到国家带给自己的那种荣誉感,想想那些仍然处于战争和暴乱的国家,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是一种多么幸福的事情。也许一些愤青会各种吐槽国家的不是,但陈二相信,只要有人敢对中国动战争,每个中华儿女势必将站起来反抗到底。(未完待续!
...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