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五章 我生活的这一部分,叫做“拍电影”第2/2段
当然有些穿帮镜头是故意的,因为那些是植入式广告,就像utz薯片,《当幸福来敲门》里有着很多这类广告,不过王扬不想做这种事情,那些小广告可以给电影带来三、四百万的赞助,从而降低电影的制作成本,但他的宗旨是宁愿多花钱,也要电影的效果最好,故意让镜头里出现广告?不,那样很容易就会影响到观众的投入性,让他们大喊“拜托!”
通过罗伯特-泽米吉斯的介绍,王扬试图邀请南希-海格担任剧组的布景师一职,这个50多岁的白人女人是《阿甘正传》、《楚门的世界》等电影的布景师,手头上有3次奥斯卡最佳艺术指导-布景提名,1次获奖,是好莱坞最明了克里斯-加德纳的穷困潦倒,他这么爱儿子,却无奈地把儿子放在如此环境的托儿所。“da”的效果是差不多的,而它不是脏话,王扬想要尽可能地争取到g级的发行,一旦出现了**,那肯定会是pg-13级。
同样,几组生活日常的镜头,克里斯老婆“琳达”会多穿一件睡衣,不会戴着胸罩就出镜。
对于托儿所的情节还有一点变化,那就是尖酸的朱太太其实是一个好人,这只需要增加几句台词和几个镜头就能改变。克里斯-加德纳穷得连托儿所的钱都交不上了,拖了很久,但朱太太没有把克里斯托弗赶出去,相反在克里斯迟到接孩子的一天,朱太太煮了一个面给克里斯托弗吃,她虽然嘴上不饶人,开了一间不怎么样的托儿所,但是心肠很好。
尖酸的朱太太是事实吗?这并不是事实,因为事实是,克里斯-加德纳那时候在纽约,克里斯托弗也没有上托儿所。为什么要做出这个改变?王扬是唐人街的一份子,他承认这里有些较低水平的托儿所,这个没问题;但他不乐意电影里唯一有名字的华人角色朱太太是个差劲的人,这里是旧金山!是唐人街!他理应为这里争光。
两个字母很快就干了,戈登-辛又加以处理了一下,让它们看起来就像是很久以前就喷了上去的,等场景都布置好了,群众演员也各就各位,威尔-史密斯起身站到托儿所门口,扮演不会讲英语的华人大叔也拿着一把扫帚扫着地上的落叶和垃圾。
王扬站在摄影机的后面,看了看周围的剧组人员,瓦雷-菲斯特、哈里-乔治,还有很多《歌舞青春》剧组里的老面孔,准备好了吗?第二部胶片电影!他咧嘴一笑,把眼睛对准了取景器,喊道:“开始吧!”随着他的话,瓦雷-菲斯特便启动了摄影机,场务喊完了序号,便“哒”的一声敲下了场记板。
“action!”王扬很兴奋地举起了拳头,他生活的这一部分,叫做拍电影!
(未完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