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最后的备战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通过和商业银行系统的合作,国家军事委员会首先募集到528亿中圆的资产,开始全面进行最后的战争动员准备。

  德国人已经不会再等太久了,他们急于想要成立新的德意志帝国。

  对胡楚元来说,他虽然复出了,却没有过多的干预国家军事委员会和李开邺总统的工作,他信任李开邺,他也知道李开邺可以引导中国战胜最后的困难,而他的工作只是尽自己最后的绵薄之力,去做李开邺可能疏忽或者没有预想到的一些事。

  国内的经济工作和政斧工作是总理胡维中在主持,胡楚元也很信任,他不需要多加过问。

  在所有的事件中,胡楚元最大的一笔拨款给208工程院的鄂托克旗核物理工程研究所,总额为21亿中圆,分期四年支出,首期先支出一半,用于在最快时间增加分离设备,增加铀235的提取量。

  这一时期,中国陆军总兵员已经达到了317万人,在原有114个师的基础上新增33个师,但还是没有进入总动员和最后的大扩张.

  国民警卫军做为一个重要的二线力量,总数也扩张到115万人,内部设有单独的直接归属国家军事委员会调度的中央国民警卫军14个师,总计37万人。

  空军在原有33个师的基础上增加到45个师,现役飞机总数为22570架,总兵力达到92万人。中国的空军编制为一个师下设三个大队,每个大队通常设有4-6个中队,每个中队15架战机。

  海军在总兵力上也有较大的扩张,这里面的主要因素是来自于海军陆战师,国内的海军陆战师长期保持在22个师的编制,目前则临时增设6个新师,达到28个海军陆战师,战争初期可以迅速扩张到155万人左右。

  中[***]事力量的大规模扩张让整个大西洋同盟都感到无比的紧张,虽然双方已经是一直在扩充兵力,可在1939年,中国的这一次扩张还是让各国都感到了沉重的压力。

  已经和中国在太平洋问题上长期争霸了十多年后,美军的反应是最为迅速的,随之是俄国和英法。

  对胡楚元来说,他应该为自己在一战结束后的决定而欣慰,他保留了一个完整的德国,一个并没有受到太多损伤的德国,这是他在欧洲战场最强大的盟友。

  光靠德国,亚欧同盟就能牵制住整个英法,波兰、乌克兰、哈萨克斯坦要做的工作就是牵制住俄国,不让英法和俄国夹击德国,南斯拉夫联盟的任务则是牵制意大利和西班牙,中国则必然要和美国在太平洋决一死战。

  从世界整体局势来看,大西洋联盟和亚欧同盟确实处于一种很难说清楚的平衡均势中,特别是澳大利亚、加拿大和俄国的存在使得大西洋联盟在整体资源上处于一定的优势。

  在工业国的制造能力上,中德奥三国和美英法俄四国大致相当,二流盟友的平均实力也大致相当,所以说,在最快时间消灭掉一两个最容易击溃,也颇为关键的对手是非常重要的。

  德国依然将比利时做为最重要的冲击口,中国国家军事委员会则没有选择老对手俄国,而是新的目标——澳大利亚。

  这是一个让人很意外的决定。

  这也是中国提前扩充军力的原因,想要靠军事优势迅速击溃俄国太冒险了,气候和补给是两个非常痛苦的问题,想要击败印度的问题是一样的。

  击败澳大利亚的问题则只有一个——补给。

  问题在于,英美法等国在这个问题上所面对的困难比中国更多。

  这也是胡楚元决定大规模扩大海军优势的主要原因,打曰本很麻烦,非常之麻烦,他不想过早陷入进攻曰本本土的泥潭中,他更乐意直接拿下澳大利亚,充分运用澳大利亚的矿产资源,同时吸引美国在太平洋进行海军大决战。

  当然,在实施这样的攻击计划的同时,对俄国也一定给予非常强大的压迫力,迫使俄国无力攻击德国、波兰,给德国足够的时间占领欧洲大陆。

  为此,国家军事委员会将主力陆军分成四个部分,一个是围绕着新西伯利亚和哈萨克驻扎的北线集团军,另一个是驻扎在中亚的西线集团军,第三个是驻扎在云南地区的西南集团军,第四个部分是驻扎在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地区的南线集团军,提前扩张海军陆战师的目的就是要用海军陆战师配合南线集团军,以及南洋联军,同时进入澳大利亚作战。

  在澳大利亚内部,中央机密局也在组织华工部队,秘密向澳大利亚华人地下武装运送军火装备。

  四个方面的集团军总指挥官都已经按部就班的选择好了,杨震麟担任北线集团军总指挥,陈铭枢、蒋光鼐担任副总指挥,李济深担任西线集团军总指挥,马季疆和黄玉昆担任副总指挥,张孝准担任西南集团军总指挥,白崇禧担任副指挥,蔡廷锴担任南线集团军总指挥,顾祝同担任副指挥,关麟征担任东北集团军总指挥,冯玉祥担任副指挥。

  这些人的班底搭配基本在1930年之前就经过了多次考虑,也充分尊重个人的选择和意愿,从1930年之后,他们基本就开始投入到整个作战计划的筹备中,多次秘密赴可能开战的地区考察实际情况。

  唯一的变动是北线集团军总指挥,因为胡楚元当时和李开邺预定的北线集团军总指挥是蔡锷,这是最佳的人选,只是蔡锷后期升到了国家军事委员会的副委员长,兼任副总统一职,这就不能再去担任北线集团军的总指挥。

  除了太平洋战区和非洲战区,真正主战区的总指挥还是以陆军为主体,这也说明中国依然是以陆军为主。

  中国和德国终究都是世界上最强横的陆军之国,虽然两国在海军和空军的投入也都不低,总体而言,陆军依然占据最为庞大的投入比例。

  吃过了远东战争中早期准备不足的亏后,这一次,中国在后勤装备的储备上是非常充分的,到1937年4月,军队已经全面换装从0式自动步枪,并以0式步枪做为基础原型研发了多个衍生型号,总储备量高达七百万支,战时扩大产能的情况下,每年可另外生产三百万支。

  除此之外,军方仍然保留了一部分姓能可靠b5式半自动步枪,用于列装国民警卫部队,并大量授权亚欧同盟的其他工业较为发达的国家自行生产。

  德国此时已经转移了0式自动步枪,并在此基础上另外研发了30型自动步枪,用于德意志帝国陆军装备。

  c3系列做为新型的通用机枪,c8-11系列是主力的重型机枪,这两款机枪几乎都是中德联合研制生产,统一两国陆军装备,也做为亚欧同盟的通用常规步兵武器列装。

  中国陆军在1928年完成了新一代的坦克全面换装,整体列装t-25式中型坦克、t-20式轻型坦克、tzb-10系列步兵多功能装甲车的换装,并从1936年开始秘密的大规模生产新一代t-35式主战坦克。

&e海军在总兵力上也有较大的扩张,这里面的主要因素是来自于海军陆战师,国内的海军陆战师长期保持在22个师的编制,目前则临时增设6个新师,达到28个海军陆战师,战争初期可以迅速扩张到155万人左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