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零七章 密商大计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世民向殿内众人说明召集大家来的目的,并介绍除去李建成、李元吉的计划。

  观音婢则微笑着坐在李世民身边,一直没有说话。

  ------

  承乾殿内,李世民的心腹干将、长孙家族的精英,列坐在大殿两侧。

  宇文士及、高俭、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丁记坎、长孙湛、张公谨等人,坐在大殿东侧。

  长孙顺德、段志玄、尉迟恭、程知节、秦琼、丘行恭、长孙无宪等人,坐在大殿西侧。

  ------

  李世民将整个计划说完,看着殿内众人,征求各位的意见。

  房玄龄从矮榻上站起,向李世民、观音婢躬身一揖,说道,“既然大王请属下等商议大计,就当各抒己见。属下不揣冒昧,有一点浅见想向大王、王妃陈述。”

  李世民面带微笑,客气地道,“先生不必有所顾及,有想法只管讲出来。”

  ------

  房玄龄向李世民拱了拱手,言道,“大王已将计划全盘托出,看似滴水不漏,实则是有一个极大的漏洞。”

  “大王的整个计划,是以主上同意除去太子和齐王为前提,假如主上不同意大王的想法,此计划就失去了所有的价值。”

  “如今主上对大王疑心甚重,近段时间仍对大王和秦王府幕僚不停打压,这次齐王征讨突厥,抽调大王属下精兵良将,主上却对太子和齐王的企图熟视无睹,同意他们的建议,这说明主上心中已明显偏向太子和齐王。”

  “大王如何能确定,主上在这种时候会同意你除去太子和齐王的想法?”

  ------

  房玄龄一习话说完,殿内众人也深有同感。

  明明是李渊偏向李建成、李元吉,怎么会同意除去他们呢?

  尉迟敬德在李世民求情下刚从狱中放出来;程知节被外放到康州为刺史;房玄龄、杜如晦被逐出秦王府,连到秦王府来一趟都不敢,这不是李渊刻意打压,又是什么?

  同意齐王李元吉顶替李世民,领兵征讨突厥;抽调秦王府精兵强将,充实到李元吉帐下。明眼人一看就知道,李建成、李元吉不怀好意,李渊却视而不见,一再装糊涂,这不是偏向李建成、李元吉,又是什么?

  在这种情况下,李世民仍深信,李渊会同意除去太子和齐王,在座的诸人都觉得有些不可思议。

  ------

  宇文士及、长孙顺德坐着没有说话。

  高俭、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尉迟敬德、程知节等人,都认为应该再慎重考虑一下,否则一步算错,满盘皆输。

  众人轻声议论,交头接耳,大多不同意李世民和观音婢商议的计划。

  ------

  这也难怪,李世民、观音婢掌握的情况,与殿中的其他人不一样。

  李世民、观音婢基本笃定,李渊会站在他们这一边。

  而殿中的其他人,则坚定地认为,李渊是向着李建成和李元吉。

  而李世民又无法将一些内幕,向这些人全部说出来。

  这就造成李世民、观音婢,与其他人认知上的偏差。

  李世民、观音婢认为李渊是友,其他人则认为李渊是敌。

  李世民想要劝说其他人相信他,就存在很大难度。

  ------

  李世民示意房玄龄先坐下,让众人讨论了一会儿。

  过了片刻,李世民清了清嗓子,朗声说道,“诸位静一下,听本王来说。”

  大殿里顿时静了下来,众人的目光都转向李世民。

  李世民扫了众人一眼,说道,“主上乃圣明之君,只不过一时被太子和齐王所惑,才让太子和齐王得逞。以前本王怕主上生气,未将太子和齐王的劣行奏明主上,这两日本王进宫将实情向主上一一说出,主上定会同意本王的建议,废黜太子和齐王。”

  ------

  这时高俭站起,向李世民躬身一揖,说道,“主上对大王成见已深,岂能是一朝半会儿能够化解?况且,即使大王将太子和齐王的劣行奏禀主上,主上信与不信还是一说。”

  “如今齐王正在抽调秦王府精兵骁将,大变在即,大王和王府将士生死系于一线。”

  “属下以为在除去太子和齐王之前,大王入宫靓见主上太过凶险。一旦主上下令除去大王的兵权,或者是将大王拘押,秦王府将群龙无首,大王也再无回天之力。”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