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一一章 杀子之心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世民明白,此时的李渊,有一肚子的话要对李世民进行倾诉,只有等他将心中的话说完,他才会更舒畅一些。

  李世民注视着李渊,默默地不说话,静静地听他一吐为快。

  ------

  李渊继续说道,“自杨文干叛乱之后,我便有意试探你们二人。对你大兄施以宽纵,置他于顺境之中;对你施以严苛,置你于逆境之中。”

  “两年多来,在宽纵之下,你大兄作为太子,不思修身上进,却沉湎于享乐游猎,昵近小人,竟然秽乱后宫,做出有悖天理人伦之事;而你在我的苛责之下,却能谨慎自守,心中装的始终是江山社稷。”

  “两年相试,优劣之分,已是判若云泥。”

  -------

  对于李渊相试之事,李世民是知道的。

  这是李世民与封德彝密商后,由封德彝向李渊进献的计策,目的是让李渊看到李建成的真面目。

  古语有云:天欲其亡,必令其狂。

  封德彝向李渊进献的,实则是欲擒故纵之计。

  在李渊的宽纵之下,李建成、李元吉还真的利令智昏起来,越来越肆无忌惮。

  ------

  说完相试之事,李渊又向李世民解释,为何要流放王珪、韦挺、杜淹,和打压秦王府幕僚。

  李渊对李世民道,“王珪、韦挺、杜淹三人皆是卿相之才,是将来安邦定国的栋梁,阿爷怕他们搅进你们兄弟相争的旋涡之中。假如他们因此获罪,实在可惜。”

  “杨文干之乱,他们确是无辜,阿爷将他们流放,实是在保护他们。”

  “等你将来继承大统,将他们召回,然后委以重任,对他们便有知遇之恩,他们定会忠心效命于你。”

  ------

  李渊缓了缓,接着说打压秦王府幕僚之事。

  李渊深有感触地道,“自古以来,有功之人,难免居功自傲,不易节制。”

  “尉迟敬德、程知节、房玄龄、杜如晦,多年来跟随你身侧,有的是冲锋陷阵,有的是出谋划策,随你平定天下,功劳卓著。将来如再辅佐你继承大统,必将生出自傲之心。”

  “阿爷如今打压他们,你将来再将他们启用,便是有恩于他们,他们便没了居功自傲的本钱。”

  说到这里,李渊问李世民,“二郎想想,是居功自傲之人好用?还是对你感恩戴德之人好用?”

  ------

  以前,李世民还真不明白,李渊在这两件事上的真正用心。

  如今,李渊向李世民道出实情,李世民心中不禁感叹,这实在是帝王心术,是帝王用人、驭人的经典。

  李世民对李渊感激涕零,含泪向李渊叩首道,“儿臣愚钝,竟不知阿爷的良苦用心。”请下载app爱阅app最新内容

  ------

  一席话讲完,李世民心中疑惑尽解。

  李渊坐直身子,神色变得越发庄重,他坚定地道,“阿爷心意已决,将改立二郎为太子,望你不负阿爷一番苦心。太白经天,天命系于你身,既然天命难违,阿爷不久就会传位于你。”

  李世民一听大惊,含泪拜道,“阿爷不可,你如今身体康健,春秋正盛,此时传位于儿臣,是千古未有之事,儿臣恐为此落下不孝之名。”

  李渊则面带微笑,坦然说道,“阿爷年迈,国事繁重,阿爷常感力不从心,为江山社稷着想,还是早日传位于你最好。”

  “阿爷向来疏放,不慕虚名,不想效仿前世帝王,老死于大位之上。”

  ------

  李世民见李渊态度坚决,也没再坚持。

  他此时反而不好再提,用残忍的手段诛杀李建成、李元吉,于是试探着问李渊,“那么,大兄和四弟怎么办?”

  李渊听李世民问李建成、李元吉,瞬间收起脸上的笑容,黯然神伤,却决绝地道,“夜长梦多,最好是快刀斩乱麻。”

  ------

  对于李渊的话,李世民不敢妄加猜测,不解地问李渊,“儿臣不明白阿爷所言何意?”

  李渊反问李世民,“二郎可曾想过如何处置你大兄、四弟?”

  此时的李世民一个字都不敢说错,唯唯对李渊道,“儿臣不敢擅作主张,还请阿爷明示。”

  李渊目光如炬,看着李世民,“阿爷这几日在想,就以意图谋害秦王和有功将士,以及秽乱后宫为由,将他二人下狱,交有司查实后予以赐死。”

  ------

 &ems情,李世民心中不禁感叹,这实在是帝王心术,是帝王用人、驭人的经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