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三十三章 抗战淞沪抗战目标日军航母 二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而这些轰炸机的加入就不同了,它们携带的炸弹虽然都是五十公斤的小炸弹,可是数量较多,这些美国产的轰炸机,每架飞机的载弹量都在两吨以上,携弹数量都超过四十颗。虽然这样的小炸弹威力不是很大,可杀伤步兵却已经足够了,成串的炸弹炸得luan串的日军死伤狼藉。

  此时,即便松木真亮想要执行白川的命令,也根本组织不起部队,不得已,松木真亮只好命令部队掩蔽躲避空袭。

  李延年利用这个机会,命令部队抓紧时间加固工事,同时对战线各处的兵力配置重新进行调整,准备迎击日军后续的进攻。

  一百多架日军舰载攻击机和中岛式战斗机脱离战场后,在空中重新整理好队形,然后直奔西南方海上。

  机群和航母事先约定好的汇合地点,在上海西南方向一百多公里的海面上,日军中岛式战斗机的速度较快,飞在前面,十三式舰载攻击机群在稍后一些集群飞行,几架受伤的日军飞机则冒着黑烟,歪歪斜斜地跟在机群的最后方。

  一来到大海上空,日军的飞行员们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此次在上海,中国空军的飞机还从来就没有飞出过大陆,日军很清楚,这是对方缺乏海上飞行经验,他们如果要追上来,恐怕就很难回去了。

  而且。航母之所以停在距上海一百多公里的海域,也是仔细计算好了的。即便中国人的飞机想要飞到海上攻击航母,经过空战的中国空军的飞机的油料也不会够了,这片海域基本也超出了它们的作战半径。

  不过。让日军飞行员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它们的一举一动,完全没有逃过第四路军空军总队的追踪,此刻在一万四千米的高空,正有一双眼睛在紧紧地盯着他们。

  在日军机群后方几公里远的高空,一架蓝灰se涂装的单翼三发大型飞机,正紧紧地跟在它们的后面。

  再后面十五公里处的五千米高空,还有一架容克运输机跟在后面。

  高空这架飞机的翼展很长。足有30多米,它是第四路军航空研究院在购进的容克52的基础上研制的代号鹰眼的高空侦察机。

  为了能在高空飞行,鹰眼除了骨架采用金属制造,其它各部分都尽可能使用木材制作。

  鹰眼采用了一种少见的木质结构‘模压胶合成型木结构‘。

  ‘模压胶合成型木结构‘最早是由一个小飞机制造公司开始使用的。lbsp; 这种“,模压胶合成型木结构”的具体方法是,先用hun凝土制造一个21英尺长的模具,然后将云杉木薄片涂上干酪胶后jiao替放置。然后盖上模具的盖子。此时,再向中间的橡胶气囊中充入压缩空气,待干酪胶固化后即形成一片木结构,将左右两片木结构对合。1922年8月。这种结构获得美国专利。由于生产成本低廉,s1飞机被称为‘穷人的双翼机‘。

  鹰眼在此结构基础上再进行改进。将木质胶合结构中间的木料改为轻质木材,也就是河南大量生长的桐。这使木质结构重量进一步减少。而且强度还有所增强。除了机翼中间有两根金属翼梁外,整个机翼由上、下两片整体模压的上翼片和下翼片对合而成。机身则是由左右两半木质胶合结构对合成为筒形承力结构。

  这些减重措施很有效,鹰眼最大升限达到了惊人的15000米。现在世界上能飞到万米高空的飞机已经很少见,能飞到12000米以上的飞机则绝无仅有。这个高度,足以保证没有任何武装的鹰眼的安全。

  机舱里,除了在机头前并肩而坐的飞行员和观察员,在机舱中部,还有一个报务员和一个备用观察员,已及一台大功率发报机和一台功率很大的语音通话装置。

&的是,它们的一举一动,完全没有逃过第四路军空军总队的追踪,此刻在一万四千米的高空,正有一双眼睛在紧紧地盯着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