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洛阳,洛阳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李曦辣手斩杀渭南县令钱畅之事一经传出,立刻在京兆府与陕州等关中地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这些地方都是重修广通渠一事必定会牵涉到的地区,也就是说,在眼下重修广通渠已经开始的情况下,这些地方的官府都是要直接跟李曦所在的江淮转运使司打交道的地方。

  说是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也罢,说是反感于李曦的暴行也罢,总之在事情传出来之后,这些地方的官吏们突然就变得人心惶惶起来,魏岳在巡查过了渭南县的预备情况之后继续东行,迎来的就是陕州各地官府的不配合不反对政策。甚至于有些姓格耿介的官吏,还敢当众就责问魏岳,一时之间,关中大地人心浮动,就说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亦不为过。

  虽然这给魏岳的工作带来了极大地困扰,但是不得不说,有了钱畅的例子在前,各地的官府虽然有些物伤其类,但毕竟李曦这一记辣手的威名已经是一下子打出来了,地方官员们慑于李曦的银威,虽然态度极是消极,但是却没有任何人敢于再公然与江淮转运使司唱对台。

  而且,就在这个时候,随着长安的消息传来,玄宗皇帝默认了李曦的辣手,刑部正式晓谕天下,曰钱畅之罪当诛,而且随后,太子宾客崔沔因为一再要求皇帝追查李曦杀钱畅事儿被左迁为渭南县县令的事情也传了出来,这便一下子彻底镇住了地方的官吏们。

  在这种情况下,皇燕京已经摆明了完全支持李曦的胡作非为,地方官员中即便是胆子再大、姓格再耿介的,却也根本就不敢不配合江淮转运使司的办公了。

  经此一事,所有相关人等都已然明白,对于玄宗皇帝来说,眼下漕运的事情就是天下最大的事情,为了漕运,他会用最大的力度来支持江淮转运使司,支持李曦,所有敢于跟江淮转运使司对着干的,那就属于李曦与柳荣这等书生了,就连高升和李光弼这等身手高强的人物都忍不住变色而叹。

  李光弼走到李曦身边,指着下面的砥柱,冲着李曦的耳朵大声喊:“大人,据在下从这里经过时从当地这些百姓们口中听说的,每年,光是这根大石柱,就要害死至少百十条人命啊!这河水可不只是鬼门,简直就是索命之地呀!”

  李曦扭头看看他,满脸沉重地点了点头。

  这一点,不只是当地的百姓知道,也不只是李光弼这等关心国计民生的武人知道,其实包括李曦在内,朝中很多官员也都知道,但是,知道也没用。

  蜀州乃是天府之国,粮价低就不必说了,便是洛阳这等地方,因为很方便的就能从河东道乃至江淮之地获得米粮,因此,虽然洛阳乃是东都,粮价却也不高,一石米不过两百多钱而已,若是遇到丰年,江淮的米粮下来之后运抵洛阳,米价甚至都能跌落到一石米不值两百钱。

  但是长安的粮价,却经常的保持一石米四百钱以上,有些时候,比如去年,整整一年关中地区雨水连绵,直接影响了庄稼的收成,也就导致粮价更高,年前的时候,就在长安东市,粮价甚至已经高达五百多钱一石!

  漕路不通畅,长安的粮价就居高不下,粮价高,利润就大。

  从洛阳往长安,是进入关中的主要粮道,先水路,再陆路,运费很高,但是哪怕再高,在这种高达一倍甚至更多的差价面前,也是不值一提的。

  面对三门天下险,朝廷要顾忌着声望,害怕死人,害怕激起民怨民愤,甚至害怕给写进史书里让后人唾骂,所以虽然谁都知道关中缺粮,但漕运的规模却仍是一直都大不起来,可地方上的商贾们却不会害怕这个,只要利润足够,天下就没有他们不敢做的事情。

  因为动辄牵涉到人命,所以除了官方的漕运之外,对于民间组织的大规模运粮入长安,官府一直查的很严,但是,不管你查的有多严,总会有一些特殊的人物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其中洛阳周氏,就是最大的私粮贩子。

  据李曦所知,这周氏走通了太子李鸿的门路,一边自己派人在江淮等地直接收米组织往洛阳运,一边打点沿途官府,同时,他们直接花钱买命,喊出口号来,只要死在运粮的路上,一条命多少钱,然后便大规模的往长安运粮食。甚至于,据说他们周家的粮食还可以沿途借用官府的仓库来暂存,可以说,一路通畅的很。

  当然,周氏运粮的规模再大,在面临长安一百多万近两百万人吃饭问题时,仍是进入关中的主要粮道,先水路,再陆路,运费很高,但是哪怕再高,在这种高达一倍甚至更多的差价面前,也是不值一提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