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杀鸡儆猴第1/2段
王允在郭嘉眼中算是个值得高看一眼的人物,不是因为他设计诛杀董卓,而是王允的的确确有机会在大汉处于累卵之危时力挽狂澜,最关键就是他如何对待并州军和凉州军。
并州军由吕布率领,已被王允收服,但董卓死后,由李傕郭汜等将所率的凉州军,不但军队人数超过十万,更是盘踞在司州一带,在战略位置上,长安朝廷起码也要安抚凉州军,假设王允能够从全局出发,看清这一点,用对待吕布的方式同样对待凉州军,那么长安朝廷,大汉正统皇帝将在董卓死后,瞬间拥有超过十五万的军队。
有了军队,加上汉室正统,王允可以任贤选能,继而号令诸侯,敢不从者,朝廷大军即可名正言顺前去剿灭,堂堂之鼓,正正之旗,天下人会看到汉室复兴的希望,那些个诸侯若是不服汉室,处境将比董卓还要恶劣,董卓不尊汉帝,祸乱朝纲,所作所为是一个权臣曝露的狼子野心,但诸侯们若割据不顺从汉室,则是公然造反,董卓是篡,诸侯是反,两者意义决然不同,而后者,更加恶劣。
眼下天子逃出虎口,王允有机会拨乱反治,但他会不会坐失良机,并且将汉室推向万劫不复之地,郭嘉单凭王允发布檄文讨伐他来推测,已经有了七分把握,可此事不能掉以轻心,所以最后三分犹疑,他希望吕布给他一个答案。
吕布来袭,带了多少人马,郭嘉暂时还不得而知,只要王允没有同时收服凉州军,吕布率领的人马不会超过五万,因为吕布随董卓入长安时,麾下也就五万人马。
南下征伐益州,路线其实不少,但郭嘉料定吕布必从陈仓故道南下,原因是相较其他路线,譬如褒斜道,子午道,故道沿途平夷,适合大军南下,郭嘉当年南下选择故道也是这个理由。
吕布是骑将出身,玩骑兵是好手,这与他在并州随丁原北拒鲜卑杂胡有关,能与草原上的胡人对战占据上风,并且还是靠骑兵,足以说明吕布在马上的能力当世罕见,历史上他向曹艹乞降时说过曹艹有了他,就可以荡平天下,理由就是曹艹率步卒,他率骑兵,天下无人能挡。就算是大言不惭给自己增加求生筹码,可绝不是无的放矢。
郭嘉麾下也有骑兵,但是不多,陷阵营最初的五千骑兵是甄家下了血本从草原贩马商手中精挑细选来的,随着郭嘉南下入主益州立下了无数战功,加上平定徐和叛乱,这五千骑兵到现在只剩下两千,从浴血战火中成长起来的陷阵营是精兵强将,可要是单比骑兵,还是逊色于西凉铁骑以及白马义从,原因是西凉铁骑大多都是羌胡人,白马义从的士兵也大多都是公孙瓒精选出的能骑善射之辈,他们在马上不但从容自若,更是能够张弓搭箭,比起郭嘉陷阵营的骑兵只能用近战兵器,自然要威力更胜,俗称控弦。
骑兵也分很多种,像西凉铁骑和白马义从大多都是轻骑兵,将士们大多身穿轻甲甚至不穿,以加快战马冲锋速度,抵挡他们需要有强固的坚城,否则必被踏平,要克制他们,则需要精弓强弩,射程远,威力强的强弩能够在铁骑近身之前便射杀对方。重骑兵很难组建,原因是铠甲成本,战马品种,骑兵体质。重骑首先需要马术高超的士兵,并且身穿重甲还能行动自如,战马也披甲,加上有骑兵跨在身上,战马若是品种不优,难以支撑铠甲和人的重量,作战起来行动缓慢,则会威力大减,冶铁虽在汉朝已经普及,可打造重甲所需的成本难以想象,不但要铁匠有能巧之技,铁料也要精良,否则打造出来的重甲挡不住弓弩箭矢的穿透力,又有什么用处?
益州有险山雄关,骑兵施展不开,将吕布拒之千里轻而易举,但要战胜吕布,郭嘉不能只守不战,所以他决定率军北上与张辽一同迎敌,出成都他只带了法正和高顺,以及陷阵营里的两千步卒,这两千步卒在高顺训练下不但近身厮杀勇不可挡,同样也掌握了使用强弩善射的能力。
没有带骑兵去是郭嘉出于战术与长远考虑,他的骑兵都是宝,不能再轻易损耗,南方不是没有马,可南方的马始终不及北方马野悍,充当后勤,作为平曰代步工具,南方马没问题,但上阵杀敌,骑兵讲究整体速度迅捷,来去如风既速快又能久战,南方马就难登大场面了。
北上走剑阁道,在梓潼郡,甘宁已经整军待发,郭嘉出成都时带的人都骑马而来,只两曰不到的时间便与甘宁汇合。
锦帆军大帐之内,郭嘉到来时已是曰战马品种,骑兵体质。重骑首先需要马术高超的士兵,并且身穿重甲还能行动自如,战马也披甲,加上有骑兵跨在身上,战马若是品种不优,难以支撑铠甲和人的重量,作战起来行动缓慢,则会威力大减,冶铁虽在汉朝已经普及,可打造重甲所需的成本难以想象,不但要铁匠有能巧之技,铁料也要精良,否则打造出来的重甲挡不住弓弩箭矢的穿透力,又有什么用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