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想当官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秦暮说道,现在人家是老大,问自己那是客气,自己可不能当真,否则会惹恼镇南王的,对自己没有好处,就如那句话说的,“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鱼肉哪里有什么言权呀。

  “不错,不错,秦公子你想不想当官呀?”

  镇南王看着秦暮问道,这个秦暮这些识抬举,镇南王觉得怎么地也得给人家一点甜头,免得以后人家镇南王府仗势欺人,强占别人的私产。

  “王爷,小民想当官,可是小民现在童生试都没有参加,连童生的身份都不是,想为官,可是没有资格呀。”秦暮有些伤感地说道。

  大秦朝的童生试也叫“童试”,两代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考试。简称童试,亦称小考、小试。应考者称童生,亦作儒童、文童。

  未被录取者虽至白,不改童生之称,童生试包括县试、府(或郡、州)试与院试三个阶段,每三年举行两次。

  丑、未、辰、戌年为岁考,寅、申、巳、亥年为科考。院试录取者为生员,送入府(郡)、县学宫,称入学。岁考、科考则为考核已入学的生员的考试。

  童生试,是大秦朝取得生员的入学考试,可分为县试、府试、院试,是读书士子的进身之始。

  县试多在二月举行,由知县主持,一般考五场,分别考八股文、试贴诗、经论、律赋、策论等,县试要求有4名村庄里的人和1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考试。

  府试多在四月举行,由知府主持,县试已录取的士子得以参加,连考三场。府试要求5名村里的人和一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考试,府试通过者方可参加院试。

  通过县、府试的便可以称为“童生”,参加由各省学政或学道主持的院试。

  有些读书人要多次尝试才能通过最基本的县、府试成为童生。亦有人得到童生的身份后,院试多次落第,到了白苍苍仍称童生者大不乏人。

  院试是童试的最高一级,它由学政主持。院试要求有6名村里的人和2名秀才保举,方可参加考试。院试通过者才可进入大秦官方学校,成为一个地方生员。

  大秦朝院试三年两试,一为岁试,一为科试,逢寅、审、巳、亥年举行“科试”,逢丑、未、戌、辰、年举行“岁试”,童生可在三年内参加一次科试和一次岁试。院试得到第一名的称为案。

  院试录取者即可进入所在地、府、州、县学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生员分廪生、增生、附生三等。

  成绩最好的称“廪生”,可自朝廷领取廪米津贴,谓之廪保,又称廪膳生。其定额甚严,每年都要考列三等,通过考试才能保有食廪资格,故为诸生之。在地方上有一定的地位,童子应试,必须由该县的廪生保送,乃得入场。

  其次称“增生”,“增广生员”的简称,是指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故称增生、增广生,不供给粮食,“廪生”和“增生”是有一定名额的。

  三是“附生”,“附学生员”的简称,增生外再增名额,为诸生之末,故称附学生。凡生员初入学,尚未取得廪生、增生资格的生员皆称附生。

  大秦朝,秀才是经过院试,得到入学资格的“生员”的俗称。得到秀才资格,是进入士大夫阶层的最低门坎。

  成为秀才即代表有了功名在身,在地方上受到一定的尊重,亦有各种特权。例如免除差徭,见知县时不用下跪、知县不可随意对其用刑、遇公事可禀见知县等等。

  秀才中部份人是贫穷家庭出身,但是得到秀才功名不一定可以带来财富。只有生员资格的秀才并没有俸禄,若果未能通过之后的乡试中举,亦不足以为官。很多秀才在功名上未能更进一步,只能回乡以教书等方法为生。

  这些在经济上并不富裕,但在社会上地位稍高于平民的读书人被称为“穷秀才”。

  秀才是大秦朝地方士绅阶层的支柱之一。在地方乡村中,他们代表了知书识礼的读书人。因为他们在地方官吏前有一定的特权,故此经常会作为一般平民与官府之间沟通的渠道。

  遇上地方上的争执,或者平民要与官衙打交道,经常都要经过秀才出面。而一般平民家中遇有婚丧事,或过年过节,亦有请村中秀才帮忙写对联、写祭帐等习惯。

  “呵呵,这个对别人来说是很难的问题,但是对于本王来说,却是非常简单的事情,只是不知道,你愿意为官?”镇南王看着秦暮笑道。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