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051 参观 下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们的葡萄园怎么样?”

  “还不错,不过他们控制产量不是很严格,葡萄的价格要低一些。”

  “他们自己没有酿酒厂?”

  “没有,他们是种植者。”

  “咱们酒庄有没有买外面的葡萄呢?”

  “没有,外面买的葡萄不太容易控制质量。只要有5%的低质量葡萄就会将葡萄酒质量拉下一大截,所以我们宁愿租地也不外购。”

  “那他们外购的葡萄价格怎么定的?”

  戴维在这里生活了二十多年了,尽管酒庄没有外购过葡萄,但对这些还是门清。

  纳帕谷是很小,是世界最小的葡萄酒产区。可小小的纳帕谷中,酒厂数量却非常多。以至于多到引起纳帕县的注意,县监事会出台规定,新酒庄必须拥有1英亩以上的葡萄园。

  可即使如此,酒厂数量还是从以前的16o家增加到了4oo家。这个急剧增长的数量,逼着县监事会再次提高门槛,他们已经基本不批准新酒庄,就算是要成立新酒庄,也将拥有葡萄园面积提高的了1o英亩。加上现有酒庄的展壮大,兼并小酒庄,收购葡萄园,总算是遏制住了酒厂数量增长的势头。

  这么多酒厂拥挤在4万多英亩的纳帕谷中,必然大小各异。

  既有坐拥几千英亩葡萄园的大酒厂,每年产出几百万瓶葡萄酒的庞然大物。也有蒙特雷纳这种几百英亩葡萄园的中等酒厂。还有些小酒庄只有十几英亩的葡萄园,种出来的葡萄供自己酿酒。甚至有些成立早的酒厂根本没有葡萄园,他们酿酒用的葡萄园全部是从市场上买。

  纳帕也有自己不开酒厂,种出来的葡萄全部出售的葡萄园。这种一般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者,他们的葡萄除了部分优质品被大酒厂签订长期协议收购外,其他的就放到散货市场上去让其他酒庄购买。

  这种模式就像是国内一样,农户种葡萄,将葡萄卖给酒厂,酒厂酿造成葡萄酒后出售。但和国内不一样的是,这里有种植者协会,专门和酿酒商协会进行交涉,两者谈判出一个基准价格,之后每块田的葡萄收购价格就是由基准价格乘以系数来确定。

  而这个系数也是经过酿酒商协会和种植者协会谈判确定,比如多少龄的葡萄有多少系数,多少糖度的葡萄又是多少系数,还要根据葡萄产量、是否有机、风干程度等等来确定系数。

  这样每年谈判出一个基准价格后,大家就按照公式一下子就能算出各自葡萄的价格。当然了,这个价格只是下限,葡萄的收购价格必须高于这个价格才行。

  肖逸飞觉得这样的策略不错,它能逼着种植户尽可能的提高糖度,选择有机种植,还能让大家自觉限产,提升葡萄的品质。进而能提高葡萄酒的品质,保证纳帕这个品牌的优势。

  他真心希望国内也这样执行。不过国内真的想要这样执行估计比较困难。

  先是没有一个强力的种植协会。其次酒厂太少,除了王朝、长城、张裕这三大酒厂,你根本不知道卖给谁。而三大酒厂轻易就能达成价格联盟,尽可能的进行压价。就算是国内有种植者协会规定了限价,但国内的农户绝对做不到达不到限价就宁愿让葡萄烂在地里都不卖给酒厂的狠辣手段来收拾酒厂。因此就算是有种植种出来的葡萄全部出售的葡萄园。这种一般以家庭为单位的种植者,他们的葡萄除了部分优质品被大酒厂签订长期协议收购外,其他的就放到散货市场上去让其他酒庄购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