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陶复陶穴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感谢书友IFansI,紫式部公主,小小橡皮人,青衫祖儒的打赏!

  ……

  听了这一席话后,赵无恤额头微微冒汗,向邓飛抱了声歉。

  他谦逊地表示日后一定谨记教诲,还请他差人送两卷刑书去成邑,好在思过期间研读。

  邓飛对赵无恤认错的态度很满意,觉得此子还是孺子可教的。

  于是,两人辞别后,赵无恤便丝毫不停留,出新绛西门,与押送那些鲁国匠人及家眷的虞喜等汇合,一行人向成邑方向驶去。

  在半道上的一个庐舍休息喝水时,当着那十多名鲁国陶匠的面,他又把三年之期重申了一遍。

  “君子说的可是真的?”这些工匠的领头者,那位名叫鲁陶翁的老者嘴角颤抖地说道。

  “句句属实,但尔等也要对我委质效忠,对泰一神誓,三年内所看到学到的东西,一句话不准泄露出去!尔无我叛,则我无强留!”

  话虽如此,但无恤知道,这并不保险,他的那些梓秘,只会教给百分百能留下的人。

  而且,谁又能知道,三年之后,他的事业将是何等局面?说不定在这些人的鲁国家乡买个小邑经营,也不是不可能。

  对眼前赵氏君子的话,鲁人们都有些难以置信,因为在他们的家乡鲁国,这样宽容的主人几乎绝迹了。但他言之凿凿,而那个卫国商人也派人传话了,证明这位君子所言非虚。

  在接下来的回程中,虽然赵无恤嘱咐虞喜等人提高警惕,骑着马在两侧监视,但陶工们还算老实,没有做出乘机逃跑的事情来。

  这还得感谢早间那范氏匠作吏的苛刻,两相对比之下,就显得他极为宽容。一些个年轻工匠想要寻机会逃跑的心思,也淡了下来。

  反正家乡现在也处于战火之中,回去也寻不到好的生计,索性先在晋国呆上几年,也并无不可。

  到达成邑时,鲁陶翁望着郁郁葱葱的麦田,以及路旁国野民众对他们好奇的指指点点,又稍微放下心来。从那些人脸上的面色可以看出,在这个地方,至少是能吃饱饭的,也说明主君不是一个暴虐严苛的人。

  赵无恤让乡司徒、乡三老安置陶工衣食住行,他则走进乡寺后自己的小院里。

  美貌的侍女薇屈身行礼后,乖巧地出来为他更衣,献上热敷的葛巾。

  她的目光在案几上扫了一眼后,手不由得紧紧揪住了衣角。

  “君子,这是……”

  赵无恤回头一看,正是那把被范禾用吴式长剑“獬豸”斩断的佩剑,被他随手扔在了一边。

  想起泮宫里的事情,他面色有些不豫。

  但嘴上却淡淡地说道:“无妨,只是出了点意外。”

  剑者,君子武备也,剑是身份和地位的标志,和玉一样,不可不佩,看来还要找时间,差人去下宫,让铸剑师再打造一把。

  不过,赵无恤心中也有微微的嫉妒,剑就如同是人的爪牙,谁不希望自己的爪牙锋利?自己什么时候,才能拥有一把像“獬豸”那样的利剑呢?

  他却没有现,薇看着那残剑上的断痕,柳眉微动,若有所思……

  ……

  时间一晃就到了四月初,冬小麦已经由青变黄,饱满的麦穗越压越低,很快便能成熟丰收。

  在成邑,乘着还未到割麦的农忙时节,无恤又招募国野民众为自己做工。但他手头已经没有多少他面色有些不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