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章 进士及第任定远第1/1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过去这科举不像现在的高考一样,三天就结束了,哪儿有这么简单啊。从学生们进京,到层层考试,直到殿试,也就是最后的一次大考,需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武科大考相比之下要省事一点,那也得需要一个多月才能结束。

  包拯从乡试一直到殿试,都算一路通畅,最后在殿试上没能拿到第一名,也就是状元啊。因为什么呢,过去这长相比较重要,就算你有文化、有能力,但长的不好看,也不会被重用。包拯这吃亏就在脸上了,太黑了。都说一白遮百丑,他这黑成这样,在好看也看不出来了,所以到殿试的时候,包拯拿了个第三,也就是进士。

  殿试在唐朝开始历朝历代都有,有的朝代是丞相主考,有的是皇帝亲自指派一个人主考,而宋朝不一样,宋朝的殿试是皇帝亲自主考。在这殿试时,有一人名叫张元,此人才高八斗,能说会道,可就有一点,作风不好。也没有说太恶劣,可能就是一传十,十传百,传到了赵祯的耳朵里,皇上一听,这不行,就算他有能耐考上状元,但人品作风更重要,所以没等殿试就直接把张元给黜落了,说白了就是给除名了,不让你参加考试了。

  这个张元的确有真本事,一怒之下直接从京城投奔了西夏,李元昊刚称帝没多久,西夏正是用人的时候,再说这张元的确有本事,所以受到了李元昊的重用。

  这事儿最后给了赵祯一个教训,从此以后,大宋科举只排名次,不再黜落考生。

  包拯进士及第以后,被任命为大理评事,这个官职就相当于现在的法院陪审员,没多大的权利,也不是啥大官。

  可包拯听说要留在京城,心里就不踏实了,因为此时包拯的大哥包山已经患病,包拯请求朝廷重新派官,希望能指派到家乡庐州,这样一来就可以照顾自己的大哥。皇上一听,这要求必须答应,这是个孝顺的人,有情有义啊。后来就重新任命包拯为和州监税。和州离庐州不远,都在安徽境内,可在那个年代,马车一天也走不了几十里,包拯觉得还是太远了,所以并没有上任,而是直接推脱不受。

  过了一阵子,包山去世,又过一年,包拯的父母纷纷去世,包拯在墓前建了一个草屋,守孝三年。

  直到仁宗景祐四年,公元1037年,包拯守孝期满了,收拾了行装,二次进京。皇上对他还是有印象的,因为长得太特殊,看了就忘不了啦。

  二次封任包拯为定远县令。本来皇上觉得好歹包拯也是个进士,县令官卑职微,不太合适,可包拯却言“县令虽小,却为一方之长,身处百姓之间。”意思就是自己不嫌弃县令这个官儿小,反而觉得贴近百姓是好事。

  别人新官上任那都是大摇大摆,红旗招展啊,可包拯就弄了匹驴,拉着细软,带着一个管家叫包兴,这就奔定远县上任了。

  走了十多天才到定远,来到县衙门口,发现一帮人看热闹儿呢,包拯走近一看,有一老妇人告状,因为没钱而进不了县衙大门!

  那时候县衙门口有衙役,有人来告状,说明情况,然后由衙役进去禀报县令,县令这才升堂受理。可这衙役有权利啊,你别看他官小,可他要是不给你禀报,你就进不去县衙大门。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