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章 烛光斧声传光义第1/1段
历史这个东西总是有些吸引人的魅力,有些野史里的逸闻趣事,虽然不可考究其真假,但也不妨看个热闹。
第一章要写的是宋朝的故事,发生在北宋。
宋朝是结束五代十国的又一个大一统王朝,其开国皇帝赵匡胤是前朝后周皇帝柴荣的大将军,为了反击辽国的侵略,赵匡胤率大军出征北抵。
这个时候的后周可以说是孤儿寡母,小皇帝年不过十岁,太后虽然听政但又是一介女流。
跟随赵匡胤出征的将士们其实都已经看到了朝廷的衰退,但没人敢明着谈论。
赵匡胤的亲弟弟叫赵匡义,这次北伐辽国也跟随大军出征,一路上兄弟俩就在讨论以后得国家大计。
周军刚刚行至陈桥,也就是现在的河南封丘县,夜间赵匡胤和弟弟已经睡熟,军营外边就有士兵聚众议论,其实就是大家对小皇帝登基,大臣把持朝政的不满,有人就说道:“皇帝年岁尚幼,这天下大事皆仰赖点检一人,不如我等拥点检为帝。”
这里所说的点检指的就是赵匡胤,因为赵匡胤在后周官拜殿前都点检,又兼任宋州归德军节度使,所以朝中皆以赵点检相称。
柴荣在世时,曾做了一个梦,梦中他自己骑马狩猎,突然被一块大石绊倒,摔落马下,柴荣大怒,拔剑砍断大石,石头内竟然有字,上写着“点检做皇帝”五个大字。梦醒后,柴荣左思右想,觉得这个梦是上天寓意告诉他点检会造反称帝,所以柴荣毅然决然的把当时的殿前都点检给杀了,后改任赵匡胤为殿前都点检。
这件事儿就告诉大家,该来的躲不掉……要是不改赵匡胤当点检,还或许不会有人造反。
言归正传,士兵们觉得赵匡胤手握兵权,位极人臣,若是把他拥立为帝,那这一帮人就都成了开国功臣了,所以连夜找人弄来一身黄袍。
天刚微亮,赵匡胤睡醒出营,一群将士便围过来直接将黄袍披在了赵匡胤身上。
这就是历史上的陈桥兵变,黄袍加身。
所有人忙着下跪,高呼万岁,赵匡胤见状便想推辞,可其弟弟赵匡义却以天下百姓为由,劝说赵匡胤改朝登基。
后周皇帝柴宗训只好退位,将皇帝禅让给了赵匡胤。赵匡胤毕竟夺了人家江山,所以对小皇帝柴宗训还是非常仁慈,开国后封柴宗训为世袭郑王,赐铁券丹书。
公元九百六十年(960年)赵匡胤登基称帝,改国号为大宋,定都东京开封。开国以后赵匡胤总怕自己的将军们也会有一天率兵篡位,所以把开国的功臣武将们都叫到了一起,摆了一桌酒席,直接就罢了他们的兵权,所谓杯酒释兵权。
后来赵匡胤为了压制武将,就定下规矩,以文臣压制武将,宋朝也是唯一一个以文制武的大一统王朝。
一晃十几年过去了,一日赵匡胤患病卧床,弟弟赵匡义就来探望,野史中记载,赵匡义走进屋内后,只见蜡烛闪烁飘忽,又传来阵阵斧声,不到一个时辰,赵匡义大哭,走出房内,对文武官员说兄长赵匡胤驾崩,立遗旨将皇位传给了自己。
按照文献分析,赵匡胤是很有可能把皇位传给自己的儿子赵德芳的,但由于赵匡义手握圣旨,大家又不敢质疑,所以只好顺从。
赵匡义继位以后,就改名为赵光义,目的就是避讳兄长的名字。后来又承诺,若自己驾崩,皇位便还给兄长的儿子赵德芳。
赵德芳也就是很多影视剧和戏曲中所提到的八贤王。是因为赵匡义登基以后,觉得愧对赵德芳,毕竟是自己的亲侄子,便对赵德芳大加封赏,一共加封八个爵位,所以才都称其为八贤王。皇帝为万岁,赵德芳被称八千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