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理工人才,整合帮派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建化工厂,正象查理宋所说的那样,短期内并不会受到其他资本家或商人的青睐。因为这不是那种能够立竿见影,或者说并不是最适合现在社会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比如纺织、油厂、烟厂等等。

  但阿有自己的想法,一是专业比较熟悉,二来也象查理宋说的有独家产品。当然,这不能由他一个人来完成,就象王卓然那样的助手,他需要很多。

  而根据阿的观察和体验,现在的中国过于缺乏理工类的人才。至于西方人在中国开办的学校,课程也是以文科和神学为主,最多再开一些医科和商科课程,很缺实用性。

  其实这也很好理解,西方人自然是想培养一批亲近西方的中国本土政治精英。多开文科和神学,也是为了适应这一需求,前者用于渗透上层建筑,后者则向底层民众传播影响力。至于工业和科技人才,西方人当然不想为自己本国的企业在中国市场上制造竞争对手。

  而当时的中国人呢,尽管在一轮又一轮西方坚船利炮的猛轰之下,已经明白了西方科学的重要性。但出于传统士大夫的理念,对这些“奇技淫巧”仍然多少有些抵触,不怎么愿意把它们放进相当于“国子监”的大学校园之中。

  有因就有果,翻开史书,便可以看到以后“民国时代精英人物”基本上都是搞社会科学的文化人,学的和研究的都是教育、、外语、历史、哲学、艺术之类,却很难找到什么工科和理科的名人。

  可问题是,当时的中国经济落后,人才匮乏,尤其是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才更是奇缺。展实用科学,培养实用人才,在当时应该是很迫切的问题。但在国内,却没有一所理工学院,包括西人建的学校也是如此。

  所以,虽然要建高等学府对于阿来说,还是过于艰巨,但却不妨碍他先鼓捣起一个专门的研究机构,或者再建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或许是人很少,设备也不足的实验室,但却会不断扩充,然后再不断向其他领域渗透。而职业技术学校呢,便要在招来的工人中进行培训,由简单到复杂,把技术水平和待遇薪水挂钩,也应该能激出很多人的学习热情。

  而化工厂便是在阿的这种思维中上马建设的,他比较熟悉这个领域,能通过某些简单易行的办法得到令人赞叹不已的成就。因为他头脑中有一些在后世被看作是很普通的理论,但现在可不一样,这些理论有极大的轰动效应,并能使相关产业前展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比如塑料等新材料,在早期展完全是经验主义的,长达六十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并不了解聚合物的形成和结构。如果阿提出大分子的概念,那便将是革命性的,建一所职业技术学校。或许是人很少,设备也不足的实验室,但却会不断扩充,然后再不断向其他领域渗透。而职业技术学校呢,便要在招来的工人中进行培训,由简单到复杂,把技术水平和待遇薪水挂钩,也应该能激出很多人的学习热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