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八八、黄金台贮俊贤多第2/2段
“仅凭这些学生,短短几年时间就能编译出一整套教材,还mō索出自己的学习方法,确实非常难得”李复几言语中也颇是赞许。
孙元起非常自豪“我们中国人,可以说是世界上最聪明的民族,只要努力,就不输给任何人。而我们经世大学的学生,更是优中选优,这小小的发动机自然难不住大家。”
“但这些学生与英国的学生比起来还是有所欠缺,在先进设计理论和重要技术问题上表现尤为明显。”李复几客观地评价道,“当然这也不怪大家,主要是现在通行的教材有些落后,而且教材的编写者在某些重要方面故意含糊其辞。如果我不是在英国的研究所和工厂里呆过一段时间,我也不知道其中的奥妙。”
看来在先进技术方面,不仅孙元起悭吝,世界各国谁都会留一手。想从教材、期刊、科学杂志这类大路货里学会最新科技,无疑是痴人说梦、痴心妄想。研究、只有脚踏实地的研究,才是获得先进的唯一法mén
“再有半年时间,就该有学生能超过我了但无论是看书讲授,还是实习拆装,对发动机的理解始终如雾里看huā,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真正要想有所成就,还必须自己亲自动手设计一台发动机,才能明白个中三昧。”李复几丢下手中的抹布,盯着孙元起问道“设计发动机,需要来回修改验证,样机可不止制造一台你答应我的钢铁厂,什么能建好啊?”
今天果然是除夕,出mén就遇索债的。
钢铁厂什么时候建好,孙元起心中没底,只好胡luàn开空头支票“我已经请来中华工业机械公司的人,正在商讨筹建北平铁厂的事儿,铸造车间是重点,争取明年chūn节前投产吧。”
李复几皱了皱眉头“要一年啊?能更快点么?好吧,钢铁厂确实是个浩大的工程,一年已经算是非常快速的了。百熙,你是堂堂的一校之长、二品大员,可得言必行、行必果啊”
“当然”孙元起其实心里比李复几更急,毕竟五年之约已经开始履行,重任在肩啊“对了,你们都跟我到发动机研究所,大家一起商量件事儿。”
孙元起刚出工棚,便对张元济说道“菊生兄,我在美国接了一个很重要的大项目,需要大量人手参与研究。你能不能想办法,把学校今后几年理学院、工学院的毕业生全部留下来?尤其是数学、物理、化学、电子、化工、地质、机械工程这几个系,更是一个也不能少。”
张元济有些为难“百熙你也知道,最近几年全国各地纷纷成立学堂,亟需大量师资,理工类老师尤其短缺。我们学校的学生不仅水平高,而且没有党的嫌疑,素来是皇帝nv儿不愁嫁。眼下四年级学生尽管还有半年才毕业,估计除了出国和留校读研究生的,全都已被京师大学堂、北洋大学堂、山西大学堂、直隶高等学堂、两江师范学堂等高薪聘走。所以……”
“菊生兄,这个项目非常重要,它一方面可以保证未来二十年间学校的经费来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力提升我们在钢铁、化工等领域的科研水平,所以恳请菊生兄多多费心”
“我尽力而为吧”张元济只好勉强答应。
孙元起又对罗振yù说道“叔言兄,等过完年,学校要筹建采矿、冶金、材料等新系,以及钢铁、车辆工程等研究所,力争在今年秋天能够招生。师资聘请、办公场所等问题,就要麻烦您了”
“……”罗振yù顿时目瞪口呆,半天才说道,“我对理工可是一窍不通的”
“好吧,具体问题等会儿我们再仔细商议。”孙元起也是病急luàn投医。
飞机和发动机,素来是焦不离孟、孟不离焦,两个研究所也是毗邻而居,几乎出了这mén就到那mén。发动机研究所里震山响,飞机研究所却是静悄悄一片,颇有闹中取静的意思。
想来也是,像研究空气动力学和飞行器设计的理论,很多时候就是需要一个人拿支笔抱头苦思冥想,实际动手的机会相对少些。所谓“蓬生麻中,不扶自直”,到了这个环境里,孙元起等人也都自觉放轻了脚步。
随意走进一栋标明“空气动力学研究室”的小楼,很快就看见张贻惠伏在办公桌上专心计算,面前的稿纸足足堆了半尺高孙元起驻足停留片刻,才低声吩咐道“我们先去飞机设计实验室那边看看。致君,等少涵停笔,你再请他过来开会。”
诸人又来到另一栋小楼,刚进mén,只见mén侧坐着位青年nv子,正在看书。见有人来,慌忙把书藏于背后,起身问道“你们找谁?”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