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〇四章 朝堂上的好戏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马周的意思很明确,皇五子李佑杀害长史,伙同阴弘智等人阴谋叛乱,致使多个州县陷入战乱之中,可谓是罪大恶极。

  关于这一点,参与审案的宰相房玄龄等人表示赞同,所以李佑的结局注定是个死。

  当马周说出这个拟定的判决结果时,朝堂上寂寂无声,没有一个人反对,全都采取了默认的态度。

  意料之中的结果,这不是重头戏,李佑的结局实在没有第二个结果可言。众人把目光瞧向御座上的李世民,想要从皇帝陛下那里得到一个答案。

  也是意料之中的,皇帝陛下李世民沉吟片刻道:“朕听的很清楚,李佑谋反,证据确凿,罪大恶极,按律罪当死。”

  皇帝金科玉律,此言一出,最终注定了李佑的结局。当然了,说完这句话的时候,很多人都注意到皇帝陛下的表情有些许微妙的表情。

  这不奇怪,谢逸看得清楚,任谁下达处死自己儿子的命令都会难受的,哪怕他是铁石心肠。更何况李世民本人并非冷血,而是很重感情的一个人。

  但是没办法,作为皇帝,他只能如。实际上在此之前。李世民不是没有考虑过给李佑生路,为什么要用治病的名义将他留下洛阳一个月之久,就在于此。

  可是李佑运气不好,也不够聪明。他的某些举动直接导致了李承乾的谋反。而李世民,为了保住嫡长子,只能牺牲李佑。

  作为一个父亲,李世民有些偏私了。

  几十个子女,想要一碗水端平太难。这不奇怪。李佑并不出彩,阴妃更不是分钟得宠,与皇帝挚爱的结妻子长孙皇后更加不可同日而语。嫡长子的受宠程度和地位更加非同一般,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自然是要保李承乾的。

  偏偏不巧,两个儿子注定只能保一个,李世明对此全无办法。

  定下李佑的罪名之后,接下来自然是针对李承乾案件的调查结果,马周同样做了汇报。

  废太子谋反是不争的事实,这个是无可否认。否则太子之位也不会被废掉。不过马周的话里显然有避重就轻之嫌,似乎在着重强调侯君集、杜荷等人的罪责,强调太子被他们蛊惑,甚至是逼迫诱/惑等等。

  话是这么说,身边人的鼓动肯定是有影响的,但似乎起不到决定作用。谋反与否,若李承乾不点头,侯君集和杜荷等人敢动手吗?说他们完全架空了太子,甚至过些了太子,显然是不可能的。

  所以李承乾同样罪大恶极。但是马周话中意味显而易见是为了给李承乾开脱。

  没错,是为了给李承乾开脱。

  这份心思,在场的大部分人都懂得,然后默许马周的说辞。其实古往今来,指鹿为马这种事出现的频率真的很高很高,只是变换了形势罢了,比如眼前这样的。

  虽然言辞里在为李承乾开脱,但到了最终定罪的时候,马周可不敢言之凿凿说废太子李承乾罪不至死。

  大唐律有十分严格的规定。这也是所有封建王朝都恪守的一条准则,那就是谋反必须是死罪。寻常人谋反是要株连九族的,但皇家肯定不能这样,否则很容易株连到皇帝自己个身上去,但死罪是不可避免的。

  李承乾现在就面临这种情况,无论是马周还是皇帝李世民都没有办法直接开口说李承乾罪不至死。他是皇帝最疼爱的嫡长子,是长孙皇后的儿子这些理由上不了台面,没办法再公开场合下为其免罪,虽然众所周知这是最重要的原因。

  于是乎,继“指鹿为马”之后,朝堂上又开始上演各种双簧戏吗!

  想要大多数人唱红脸,就必须要有个唱黑脸的,哪怕只是开口随便说上一句,也总得有人开头。

  很不幸,马周就是这个人选,作为案件的主审之人,掌握断案律法的御史,他必须要开口给出判决结果。

  马周介绍完调查审理结果之后,正色朝皇帝陛下一拜,然后转身看着身后的大臣,朗声道:“废太子李承乾谋反叛乱,证据确凿,论罪当斩!”

  明明是违心之言,但是马周还是的言之凿凿,有模有样。说完之后,朝堂上依旧很平静,只是有小声的窃窃私语之声,没有任何的震惊反应。

  好像无论如何都是意料之中的结果,对于坚持要杀李承乾的那些人而言,马周这是按照律法的正确判断,无可厚非,在意料之中。

  对于知悉内情,知晓皇帝陛下心思的大臣们而言,这个结果也在意料之中。反正无论如何,马周所宣布的结果肯定是死罪。

  谢逸远远听到,会心一笑,然后静静等候着,接下来才是真正的大戏时段。今日朝堂上人员确实很齐全,几乎涉及到的所有人都在朝堂之上,其中就包括到晋王李治。

  也许是因为成婚之后,李世民终于觉得自己这个小儿子长大了,随意开始给了李治些许实际的差事。当然了,即便没有这些差事,李治站在朝堂上也完全无可厚非,晋王的爵位,并州大都督的职位站在朝堂上商议国家大事完全是有资格的。

  其实某种程度,这是一个罪大恶极。但是马周话中意味显而易见是为了给李承乾开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