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回 年丰人喜过中秋第1/3段
(风调雨顺好年景,大壮养起大骡车;三家一起喜拜月,大壮带小哥们摇火团儿。)
耿家父子四人离家南下后的第二个八月十五节快到了,这一年是一个特别少见的好年景。由于这一年的风太调,雨太顺,即使在那些完全靠天吃饭的坡地上,人们间出来甩在田埂上的谷苗和黍子苗,也几乎全都齐刷刷地秀出了不小的穗子。望着漫山遍野沉甸甸的收成,庄禾人们的脸上,全都流露出了自内心的笑容。
大壮十八岁了,个头比他的父亲董家成还高出半头。这个浓眉大眼的小伙子显得更加成熟了,诚实憨厚中流露出男子汉特有的仗义和豪爽。这天,他和父亲从东山上的几块儿坡地上巡查回来,又转到水田里看看长势特别好的苞米。在夕阳的余辉中,父子俩站在自家的地头上,望着眼前大片的苞米田里,每一株粗实的苞米杆上,几乎都抽出了大大的两穗苞米,心情非常愉快。
在回家的路上,大壮对董家成说:“爹,去年收秋的时候,没有了耿叔家的驴和车,咱们就感到有些吃力了。今年,所有的庄禾都长得这么好,如果再没有个牲口和平车,咱们可就费老鼻子劲儿啦。要不,咱们干脆整它一套哇,最好是买一头骡子,再制作一挂大一点儿的平板车。农忙了,骡子可以帮咱们三家干农活儿;农闲了,俺还可以跑跑外运,从外边拉一些块儿炭、焦炭、锅碗瓢盆儿什么的。然后,咱们把这些东西拉到集市上转卖掉,估计会有得赚呢!或者,把咱们这儿的特色东西拉到周围的集镇上去卖。俺很喜欢干这个!耿叔在家的时候,俺就经常和耿正哥看耿叔伺弄牲口,坐驴车跟着跑,知道一些养牲口和赶车的门道呢。”
董家成点点头说:“噢,俺看行!今儿个晚上,俺就去和你憨叔商量一下。主要是咱们没有个现成的地儿养牲口和放平车,而眼下快要收秋了,也没有时间拾掇这些个地方呢。”
大壮想一想说:“唔,这倒真是个事儿。如果是毛驴和小平车,俺婶儿家的驴圈和门道里倒可以暂先对付一下的。但若是骡子的大平车,显然是有些不合适了呢。”
当天晚饭后,董家成拿着旱烟袋来到了耿憨家。耿憨刚从粉坊回来,正圪蹴在屋外檐台上放的大脸盆前洗脸呢。
董家成问:“你们还没吃晚饭?”
裴氏说:“俺们都吃了,就秀儿她爹还没有吃呢。他下午出去的时候告诉俺们别等他,他要晚些时候回来。这不也不太晚嘛,这么早就回来了。家成哥你坐你的,俺这就给他盛饭。让他一边吃着饭,一边和你唠嗑哇!”
秀儿拉把椅子过来,对董家成说:“伯伯您坐!俺去大娘家了。这几天一直帮爹晾粉条,有两天没有看见兰兰了。”
青山和青海也跳下炕来。青山说:“俺们俩找大壮和二壮打牌去了!”
耿憨洗了脸,把毛巾递给裴氏,自己坐在炕沿边上,一边吃饭,一边跟董家成聊起来。
董家成说:“俺今儿个过来,主要是想与你和弟妹商量一件事儿呢。”
耿憨喝下一口稀饭,抬头问:“家成哥什么事儿啊?看你,还这样慎重其事的!”
裴氏也说:“是啊,有什么事儿,你只管直说就是了!”
董家成就将大壮的想法说了一遍,耿憨和裴氏听着连连点头。看董家成说完了,耿憨肯定地说:“好啊,俺看壮子这个想法很好呢!”
裴氏也高兴地说:“壮子长大了,知道干大事儿了哇!”
董家成说:“这娃儿也只是有这个想法罢了。俺有点儿拿不准,这才过来和你俩商议的!”
耿憨就着咸菜吃一口窝头,大声说:“俺看成!家成哥你马上就着手置办这事情。如果手头紧,俺来出这个钱!”
董家成说:“钱倒不是个问题,只是这养牲口和放平车没有个现成的地儿啊!眼下快要收秋了,也没有时间现拾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