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回 捕捉商机巧赚钱第2/2段
善于捕捉任何一个商机的耿正和耿英看准了这个小小的机会!他俩早早地就和李老乡商议了这事。于是,李老乡亲自出马,提前两天就以很低的价格,批到了上百件漂亮精美的丝绸帕子、丝绣小饰品和小香包,并且还由耿正执笔,将“赏灯莫忘来昌盛”的喜讯用大红纸写了,早早地张贴在“昌盛丝绸行”的门口。果然不出所料,推迟关门的“昌盛丝绸行”迎来了一批又一批的年青顾客。来买这些小物件儿的人们,根本就不问这些漂亮精美小东西的价格。不到半个时辰,上百件丝绸帕子、丝绣小饰品和小香包,就被那些幸福羞涩的年青人,以数倍于批价的价格全部抢购一空了。
由于元宵节赏花灯是要持续三天的,老乡四人就向那些由于没有买到这些小礼品而显得有些失望的年青人许诺:“请各位明天再来,我们保证满足你们的要求!”
第二天一早,李老乡和耿正赶快分头去各家丝绸批市场选购这一类小商品。当天晚上,前来购买的人们再次蜂拥而至。就这样,这种不起眼儿的小商品居然在极短的时间内,为老乡四人赚得了不菲的利润。
此外,每逢新季节来临之前,老乡四人都会在热情销售已经进货的各种丝绸面料的同时,想方设法地向顾客们打探到不同人群的个人喜好,提前批备足下一步有可能热销的各种丝绸商品。而且,在耿正兄妹三人的建议下,“昌盛丝绸行”在经营丝绸面料的同时,又逐步增加了一部分丝绸成衣和其他一些适销的丝绸制品,从而扩大了经营的范围,利润空间也随之增大。
如此,善于察言观色和灵活经营的耿正兄妹三人深得李老乡的器重和赏识,“昌盛丝绸行”也很快就展成为杭州城里集丝绸面料、丝绸成衣和其他丝绸制品为一体的大商行。虽然谈不上日进斗金,但在同行业中已经是名声鹊起,日益引起人们的热议了。
亲爱的读者朋友,如果您喜欢本章,请加入书架书签!也请您投推荐票、投评价票、+关注、做评论,多谢多谢!您的支持,将是我继续努力写下去的最大动力!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