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渔人退敌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你老友何人?”

  “楚国子胥,今日吴将,佩七星龙渊者。”

  众军士无不哂笑:“我家主帅所佩正是七星龙渊,可是你老友乎?”

  那渔夫点点头。吴军士卒见此人十分可爱,看他并不像是奸猾之徒,便带着他来到中军大帐。

  众军将笑道:“此乃我军的中军大帐,是我家主帅的议事之所,你就自去见他罢了。”

  那渔夫弄清了伍员的中军所在,只见他不慌不忙,清了清喉咙,却开始在帐外踏着节拍,叩桡而歌:

  “芦中人!芦中人,腰间宝剑七星文;不记渡江时,麦饭饱鱼羹?”

  “芦中人!芦中人,今日诸侯显威名;可忆大江水,没我先人魂!”

  “芦中人!芦中人,恃强何须弄刀兵?千年有轮回,一笑可泯恩!”

  如此三阙,渔人在帐前再三反复,唱那‘芦中人’的谣儿,不久便惊动了帐内的侍卫。不一阵,那中军大帐内的侍卫便把这渔人押入帐内,报之伍员。

  渔人被押解到伍员面前,他毫无惧色,依然叩桡而歌:“芦中人!……”

  伍员先是感觉有些奇怪,但仔细一听,却大有深意。便起身惊问道:“足下何人,怎得此谣耶?”

  渔人举了举手中的船桡,答道:“我乃一渔夫,将军难道没有看见我手中所操的船桡么?‘渔丈人’将军可还识否?”

  “难道你是渔丈人之子?”

  渔人点了点头,叹道:“十余年矣!将军还记得家父,看来我今天算是不枉此行!”

  伍员恻然道:“你的父亲为我而死,我正想报以大恩,可是恨无其路。今天我们有幸相见,你执桡放歌来面见于我,其意甚深。不知足下意欲何为?如我伍员能够帮衬半分,你可明言相示。”

  “我别无所需,只是前些日子,将军率军围了新郑,郑国君臣惧将军兵威,无不惶悚不安。现在城内缺吃少穿,民心不安。定公只得悬赏国中:‘能有退吴军者,与之分国而治。’臣念家父与将军有一面之缘,今日我请将军能赦免郑国之罪也。”

  伍员望着渔人,半晌没答。

  渔人又道:“将军为昭王而来,但据我所知,楚王的确不在郑国,如将军不信,我可凭这颗项上人头向将军担保,如何?”

  伍员沉思良久,不由仰天长叹:“天意乎!我伍员能有今日,皆是渔丈人之赐!冥冥苍天在上,我伍员岂敢忘耶!”

  伍员见渔丈人之子前来为郑国告免,便应了渔人之请,答应后日退兵。伍员令军士送渔人入城,传令三军,整顿车马粮草,即日撤了新郑之围。

  专毅和越朋得到撤军的命令,无不诧异万分。二人相约面见伍员,求问撤兵之议:“我大军出随州、围新郑,马上将大功告成,不知将军为何要在此时撤兵呢?”

  伍员道:“我派出细作打探明白,昭王果然不在郑国。我灭郑就没有借口了,不如赦之。再说楚国未定,我们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你们觉得是楚国重要还是郑国更为重要呢?”

  二人方才解了心头之惑,遵伍员之命,即日安排大军撤往楚境方向。

  渔人入城,还报定公,奏明伍员答应退兵的消息。定公见吴军果然撤军,刚开始还有些不放心,一直派出哨马随时打探消息。后见吴军退出郑国之界,郑国君臣才舒了一口长气。

  郑定公见渔人解了新郑之危,便以百里之地封给渔人,从此以后,郑国人皆呼之为“渔大夫”,以记渔丈人父子对郑国之功。

  那伍员既然解了郑国之围,退军回到楚界,分兵把守各处重要边津关隘,驻大军于麋地。一边遣出使者,四处招降那些楚国的属国附庸,一边派出细作哨马,打探昭王落脚的的确切消息。(未完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