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出发5第2/2段
黄巢满脸得意的看向李三郎,他相信在这个世道上,没有人能开出比自己更好的条件。只有自己因为部队里所有位置,都是自己的亲族所控制。
黄巢才敢这样干,相信这两人是拉不走那500人的,只能乖乖的帮他练兵。当然最后他还是会支持他们成为方镇,票帅的。反正用了朱温之计后,席卷江淮民众后,也需要人来统兵!
李三郎没有说话,正在考虑提拔哪两个人来接任前营的营官,副营官。
李三郎自己想来,如果是他站在这里,他都会跳槽,留在太平营就是一直帮他打工,李三郎可不会让他们两个当什么方镇,票帅的。
跳过去跟着黄巢,只要你本事足够高,就可以自主创业,当老板,当方镇,当票帅!别说在这个以背叛为常态的时代,就算搁在后世,这也是不能让人拒绝的条件。
陈师权的心一下子加快了好多,他心动了,五百兵卒可比太平营前营战卒还多,而且还是自己完全做主的一营兵,以后还有机会当方镇,就算黄巢以后要败亡,只要手里有兵,他就可以和唐廷继续闹下去!
陈师权己经知道李宇轩这人,的确是个有本事,有想法的人,但是李宇轩在陈师权看来就好像不是这个时代的人,训练士卒识字明礼,一日三餐。并且跟士兵们同甘共苦,打成一片。
这时代那个方镇,将领会这样做,“御下以严,领兵以威”才是好将领应该作的事。
陈师权真的看不透李三郎究竟要做什么,虽然李三郎每次跟他们开会吹风,都是要改天换地,要推翻唐廷!
但他真的不像是个反贼,自从李三郎摔马醒过来过后,营里的规章制度越来越多,越来越严。就这样李三郎还以为少了,还说等有了地盘还要添加,公布一些。
这简直比朝廷还要像朝廷。这己经乱了一百年多的天下,唐廷的律法早就没人理了,陈师权有些拿不准,他总觉得李宇轩不像是来造唐廷反的,反而像是来拨乱反正,为唐廷续命的。
特别是今早出发的时候,军帅拿过来的,那些绣着‘唐’字的旗帜,陈师权很怀疑李三郎不是带着他们去找食,而是带着他们去投降。所以这十天才要求他们,最先训练列队,就是为了投降的时候军容更好看,得官才更高!
投降唐廷,陈师权可不干,要投降他七年前就已经投降了,不过他也知道前营兵士服从他,只因为他是李三郎认命的前营营官,他带不走前营的兵,李三郎如果要撤换他,只需要一句命令就可以了。
陈师权站在那里深吟不止,朱珍却想都没想,就拒绝了黄巢,他就是这样的性格。一旦认定主公,就绝不会反叛。
未来朱珍在军营里愤杀了李唐宾后,他第一个反应竟然不是这个时代所有武夫,将领都会做的事,控制军队,要么叛,要么领兵出逃投靠别的藩镇,但当时身为后梁第一大将,正好也手握军权的朱珍,反正是老老实实回家去等死。
陈师权一听到朱珍拒绝,就知道要遭。如果黄巢等人,和已经骑在马上的李三郎所有人的眼睛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可他现在还没想好,李三郎究竟会不会投降朝廷,这个时候,虽说黄巢势力很大,但是他真的不看好黄巢以后的发展,他可是知道李三郎可是把一个烫手的火盆塞到他的手里。
如果不是黄巢说有500战兵给他统领,他肯定想都不想就拒绝了,不过如果有了五百人马,他自己就能够拉得起一支人马,到时候,就可以自己和唐廷干到底!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