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宋州城下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诸公,李宇轩这贼首如果拿了军械就退出宋州,那就一切都好。明公可向朝堂奏约,此贼冒充朝廷大军欲诈开宋州城门,被明公等诸公识破,但当时情形危急,宋州城兵少难守,明公等人将计就计。一边紧守城池。一边以少量破损军械,粮草劳其军,以拖延时日招集各处民壮守城;此贼自以为得计,不想忽二日见宋州城依然城门紧闭,兵卒日多,方知中明公之计也;复见宋州城坚难下。无计可施之下只能撤离宋州。”

  众官听到这从九品录事的话后,纷纷抚须点头,不错,我们就是这样想的。

  “当然李宇轩这贼首如果拿了军械不退,到时候和另一股草贼合流,这宋州城也守不住,到时我等皆失地之臣,死囚之身,又有何惧。”这录事也是个狠人,直接说出这残酷的事实,赌一下,不但有机会活,还能升官发财,不赌,才真是一个死字。

  这时李宇轩正在这宋州城外惋惜着,不能见见那能让朱温这好色之徒只见她一面就念念不忘,非她不娶,甚至到怂恿黄巢来打宋州城的地步,在攻城失败后,朱温也一直不愿娶妻,一心要娶她为妻的奇女子张惠,究竟要美到什么地步,才能让本性好色的朱温这样痴情。

  当然张惠这世家女也不简单,不光只有美色,很多研究五代史的人都会有这样一个结论,朱温能够成功,张惠功不可没,有张惠在旁边规劝,朱温前期才没有显得那么暴戾贪色,成就唐末第一强藩,势压天下;张惠死后在无人敢劝朱温,从此朱温本性全露,残忍好杀,又贪美色;最终后梁十六年而亡,很多人都说如果张惠不死,朱温的后梁不说能不能一统天下,但绝对不会十六年而亡。

  如此有传奇色彩的女子,李宇轩当然想见上一见,并没有别的想法,不过李宇轩想来这次是见不到的,他并没有攻打宋州城池的意思,只不过走官道行军要走宋州城边上过,所以按照张言的建议,大军列战阵吓一吓宋州官员,掩护后营先走。

  至于那封信只不过是李宇轩觉得宋州刺史张蕤有些胆小,抱着自己来都来了,还摆出这么大的阵仗。总要有点收获的想法,叫张言写一封信射了上去,看能不能让这胆小的刺史给赞助点军械,李宇轩也没敢多要,多了肯定他们不会给。

  正在李宇轩以为没有希望的时候,准备撤军离开时,宋州城墙却用竹篮筐放下一个人来,正是先前出主意的那位年青录事,这时这位录事也在心里直骂,让他去见贼首还不是城墙上众官想推卸责任,事成,功劳有他们一份,不成,他就是主谋之人,最大的黑锅就要他背起来。这些官员都是些蠢货,也不想想这么大的黑锅,哪里是他这个小小的从九品录事背得起的。

  年青录事一边在心里骂着,一边向骑在马上的李宇轩走来,越走越心惊,他发现这些贼军不管持旗的,还是站在角落边的土卒都没人动一下,所有人都站在笔直,如果不是他们的眼睛都盯着自己,他以为这些都是雕塑。

  这录事越靠近李宇轩,越觉得压力大,比自己面对宋州刺史压力都还要大,被几百名气势彪悍的士卒盯着,以这录事自认强大的心里素质都有些顶不往。

  “宋州录事袁袭,见过将军!”这录事不自觉的用了拜见上官之礼!

  “你说你叫什么?”李宇轩本来不在意来的是什么人,反正对他来说能不能得到军械都没有什么损失,突然听到这名录事的名字。一下子就把他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下官袁袭!”袁袭有些奇怪的又说了一遍,自己的名字有什么问题吗?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