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王茂章,将才?第2/2段
王茂章不解的望向李宇轩,这不考核自己领军作战的本事,给自己这张写满字的纸干什么,就见李宇轩又露出自己刚进厅门时的笑容道,“这些都是我军的各种军规条例,是每一个军官都必须要掌握的,茂章你等下跟着孙风去领这些书籍,回去好好读,我看好你,有什么不懂的就去问赵遇锋,我想他会给你解释的。”
李宇轩当然已经知道赵遇锋和王茂章三妹看对眼,王半仙的锦衣卫己经是越来越发展壮大,赵遇锋这件事李宇轩还没进泸州城就己经知道事情经过,李宇轩并不准备阻止赵遇锋娶王茂章的三妹,他也想不出有什么理由阻止。
李宇轩看着王茂章神情有些黯淡,还以为王茂章担心自己背不完这些军规条例,连忙安慰道,“茂章不用担心,并不是让你背完,而是让你全部看一遍,心中有个印象就行,再过几天,讲武堂就要招生,到时茂章再背不迟。”
看着王茂章有气无力的应“诺”,李宇轩才想起自己还没给王茂章封官职,怪不得王茂章突然没有精神,是自己不对,别人诚心来投靠你,不给封官赐赏,反而给别人布置一大堆作业,这事搁谁的身上也会没有精神。
“茂章,你暂时先为少校,到参谋处为参谋一段时间,待熟悉我军的运转后,再下部队为团,旅长,当然我相信以茂章之能很快就能为将官统一万精兵为我开疆扩土。”李宇轩连忙安慰王茂章,要让王茂章明白自己是信任他军略的,他不会当少校太久。
李宇轩知道王茂章是历史上的名将,但李宇轩现在不能像以前一样,马上把王茂章提拔为旅长,师长之类的。就算是任命王茂章为团长,也要他先去参谋处转一圈后才能认命他为团长,当一段时间团长后才能为旅长,因为现在的太平军己经是一支正规化的军队。
而一支正规化的军队,自然有自己的晋升条例和招降规矩,王茂章在庐州只是一个小小的营头,如果在李宇轩还没扩军时,王茂章来投肯定能和朱珍、庞师古等人平起平坐,不过现在却不行,因为李宇轩己经是拥兵几万的军阀,而李宇轩有如今的地位,主要是朱珍,庞师古,陈师权,权老萎……等人的流血奋战而来的。
李宇轩现在又怎么能让一个小小的营头降将,就主动破坏刚立起来的规矩,让王茂章和朱珍,陈师权等人平起平坐,这种会动摇军心根本的事李宇轩是不会干的,别说王茂章,就是“铁枪王”王彦章来投,也不可能和朱珍等人平起平坐。
王茂章带着一丝失望离去,自傲的王茂章觉得李宇轩不识人才,领了军服铠甲后就有气闷的回到家。
这时己经是准将的赵遇锋正在王茂章家中,看见王茂章回来时的脸色,赵遇锋就知道王茂章得到的官职让他并不满意。
赵遇锋多聪明的人,先拉着王茂章吃菜喝酒后,缓了一会才问起李宇轩接见王茂章的经过,当王茂章说起自己只得到少校军衔,并当了一个没什么实权的参谋后。
赵遇锋也有些吃惊,王茂章是一名将才之事,不但自己给李宇轩禀报过,袁袭先生也给将军说过,照理依李宇轩一向重视人才的表现,王茂章不应该军衔这么低,难道将军另有想法。
不过赵遇锋还是想尽借口对王茂章进行劝说,不这样不行,赵遇锋也知道王茂章也是心怀大志之人,万一王茂章觉得在太平军不受重视,跑去另投他人,那自己和三妹怎么办!
王茂章听了赵遇锋劝解后,也觉得这很可能是李宇轩对自己的考验,这时王茂章想起了李宇轩最后大有深意的话,“自己很快就能为将官,统一万精兵为他开疆扩土。”想到这里,王茂章觉得现在任命自己为少校和无实权的参谋就是李宇轩对自己的考验,为将者首要条件就是荣辱不惊不是!
当然王茂章并不知道,这一句李宇轩又在厅堂中对着十几人重复的说着,李宇轩这时正对着站在厅堂中的田頵,刘威,陶雅,安仁人,台濛,徐温,钟泰彰……这些历史上留下大名的人,说着同一句话,鼓励他们在太平军大家庭中发光发热,为太平军更强大进一份力量,在除徐温外其他人都被任命为参谋,军衔上尉同时和王茂章一样将是不久开张的讲武堂第一期学员,注定会名留青史的第一期学员们。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