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大可不必了第1/2段
“什么,太子要向我学习吗?”
“是啊……”李承道翻着白眼,“我说秦将军,你有必要这么大惊小怪吗?”
“当然,太子英勇盖世,文武双全,这普天之下竟也有不会之事?”秦叔宝瞠目结舌地说着。
怎么秦叔宝这话听起来那么怪?若是旁人不知还以为这是在讽刺了。
不过李承道却也能理解秦叔宝的话,毕竟在对方眼里,自己就是一位什么都懂的“活神仙”,不会射箭确实是有点天方夜谭。
但李承道就是不会啊!孔子有言,术业有专攻,得不耻下问问着秦将军,希望他能知道自己一二。
见得这一幕,李承道不由惊骇:“当真不愧是秦将军啊,箭法无双。”
“太子承让了……说到箭法末将远远比不上皇上了。”
事实上李建成的箭法才是一绝,在他还没有成为皇帝时屡屡靠着一把长弓征战沙场,千里杀敌,为此更是留下不少“传说”了。
毕竟李建成的“天下”并不是靠继承,他是通过发动“玄武门之变”抢来的,在武力上绝对是过往这么多皇帝中的一绝。
这也是为什么“春季狩猎”如此盛行的原因,因为盛宗皇帝本人就很喜欢狩猎,连带着由他本人带兴盛了这股“狩猎”之风。
此时看着秦叔宝示范完以后,李承道也开始进行训练了。
刚刚他有作观察,看了秦叔宝的握弓、架弓、搭弓弦、拉弓弦等步骤方式,好歹他是有过目不忘的能力,记这些简单动作根本不成问题。
现在模仿着秦叔宝的动作姿态,李承道开始进行演练了,一套动作使得行云流水、虎虎生风,其后用力一拉,一支长箭穿梭飞越而出。
然而箭矢偏转,越过箭靶子居然射落到院墙上,没有射中!
坑了,又射偏了!引得李承道十分动怒,明明他都学着秦叔宝那样射箭,怎么还会射偏啊,不科学!
就在这时,屋苑中传来一声粗犷的声音,“哈哈哈……”
听着这阵爽朗的笑声,不由引得众人一看,结果发现屋苑高墙下站有一男子,浓眉大眼,体型魁梧,穿着轻甲黑衣。
这男人是谁?
好端端的风和宫里居然出现一个陌生男人,连通传都没通传一声,也是气人,最近那些猫阿狗居然都随意出入风和宫了。
倒是秦叔宝、菲菲见得此大汉,表现得十分恭敬,皆是作揖行礼道:“拜见吴王。”
吴王?
“所以有人能给我解释下吗?这叫吴王的家伙是谁?”
“太子……他是你三皇兄,李恪。”菲菲压低声音说,经得这么一说李承道才明白,原来是李恪啊!
李建成的第三子,封作吴王。
公元637年李恪受封吴王,出任安州都督的官职,此时他应该留在安州内管辖领地,现在出现于皇宫中,应该是为了参加明日的“春季狩猎”吧?
“所以你就是我的三皇兄啊,有礼了。”李承道十分敷衍地行了一礼。
倒是李恪上上下下地打量着李承道,那感觉像是看着动物园的,其后哈哈一笑:“你就是太子李承道?我那位传闻的‘皇弟’吗?怎么你和传闻差别这么大啊?”
“是吗?没觉得。”
“传闻可是把你形容的神乎其神哦……”
就算远在安州,李恪也是能时时听到长安城的动静。
长安皇宫冒出一位“民间太子”,号称“长孙高人”,有呼风唤雨的鬼神之能,文武双全、谋略过人!
听得大家都那么形容时,李恪还以为这李承道应该是“三头六臂”的神人奇士,高两米、鬼神身躯、龙面虎容。
结果一看,这个皇弟也太平平无奇了吧!
吴王李恪还忍不住吐槽说:“箭法竟然如此之差,真想不到你怎么会被大家说得那般神通广大。”
“喔……就你箭法好?你很棒棒哦。”
“呵。”李恪不屑一笑,其后捡起地面一把长弓就开始射箭了,他的动作十分娴熟流畅,表情随意,轻轻一拉长箭发出正中目标。
没错,十米的距离,就这般中了那小小的红靶心了!
瞬间把李承道看得目瞪口呆,这个李恪箭法怎么如此的好?
其后一想才想起来,正史上不就记得很清楚吗?李恪擅长骑射,箭法无双大有李建成之风。在后世流传的恪也是能时时听到长安城的动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