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6章 实施第1/2段
听了李翊的话,百官又是一阵吹捧,诸如圣明之类的字眼满天飞。
李翊摆摆手,制止了百官的吹捧,说道:“百姓存钱进来,银行给利息。百姓借债的时候,要给银行利息。借债是有风险的,你要还不上银行就赔了。所以,借债的利息高那么一点,百姓也是可以理解的,你说是不是?如此一进一出,一高一低,就能够挣钱。”
其实这里面有许多道道,专业讲出来百官听不明白,李翊也说不全。倒不如通俗的说出来,大家都好理解。
果然,百官理解了,震惊了,用这边百姓的钱,赚那边百姓的钱,这……
有心直口快的官员就小声嘀咕道:“这不是空手套白狼吗!”
“别瞎说!这是利国又利民的大好事。”
“对对,大好事!”
……
于是,沉寂的大殿又沸腾了起来。文官个个大唱赞歌,千古一帝,万年圣君,不要钱的扔了出去。武将看的直咂舌,根本无法理解这些文人。
然而鲁肃又满是担忧的问道:“若是还不上,不就赔了!”
此话一出,大殿顿时又死一般的沉寂了。
群臣那都是七巧玲珑心,心说百姓都来借钱,若是还不上,这边没了钱,存钱的又来取钱,没钱取。朝廷,大唐,皇上的颜面就丢光了,百姓没了钱,还不是要造反。
群臣面面相窥,或许是“昏招误国”,还是再看看再说。
于是,群臣仰着脸,看龙台上高高在上的皇帝老儿怎么说。
“好好好……”李翊还是先赞扬了鲁肃一番,这大唐皇家商会的会长没白干。
然后,李翊才解释道:“可以抵押贷款。比如,百姓没有钱,但有房子,土地,这些都是有价值的。值钱的家具,车马,货物,稳定的工作,这些都可以作为一般抵押物。以此类推,你们商会可以好好研究研究。”
“咦!”群臣耳朵一竖。是啊,没钱,但有房子有地可以抵押啊。朝廷的账,可没人敢赖,稳赚不赔。
于是群臣手舞足蹈,又开始大唱赞歌。什么举世国策,繁荣经济,优惠百姓……不要钱的全扔了出来。
鲁肃也是融会贯通了,他十分震惊。这银行是个新兴行业,一定能够挣大钱。尤其是用一部分人的钱,去挣另一部分人的钱。自己老本都不用出,干等着数钱就行了。
这国策,神人估摸着也想不出来。
百官一齐拜道:“如此一来,大唐就不用担心国库没钱了。皇上圣明啊!”
李翊哈哈一笑,心说后世谁最有钱,开银行的,这还用问?房地产商有钱吗?还不是要贷款,翻来覆去最后还是银行挣了钱。
于是,武德皇帝诏令大唐皇家商会负责筹建大唐皇家银行。
………………
发行纸币,开设银行这两件合二为一的大事,成了大唐帝国当时的头号大事,也成了头号新闻。
因为李翊,因为快速发展的大唐商业,纸币和银行这两样后世的产物,被提前了数百上千年,出现在这公元3世纪之初。
如果不是因为李翊的横空出世,缔造了大唐,纸币一直要等到北宋的时候才会出现。
纸币出现在北宋并不是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宋代商品经济发展较快,商品流通中需要更多的货币,而当时铜钱短缺,满足不了流通中的需要量。
当时的益州地区通行铁钱,铁钱值低量重,使用极为不便。当时一铜钱抵铁钱十,每千铁钱的重量,大钱25斤,中钱13斤。买一匹布需铁钱两万,重约500斤,要用车载。成*都是重要的经济重地,而且,益州通往外界的道路又异常崎岖难行,因此客观上需要轻便的货币,这也是纸币最早出现于益州的主要原因。
再者,北宋虽然是一个高度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但全国货币并不统一,存在着几个货币区,各自为政,互不通用。当时有13路(宋代的行政单位)专用铜钱,4路专用铁钱,陕西、河东则铜铁钱兼用。各个货币区又严禁货币外流,使用纸币正可防止铜铁钱外流。
此外,宋朝政府经常受辽、夏、金的攻打,军费和赔款开支很大,也需要发行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种种原因促成了纸币——“交子”的产生。
出世,缔造了大唐,纸币一直要等到北宋的时候才会出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