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章 大兵压境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各个东岱的头人们并不在乎这些事情,反正将来有了孩子都是族里的,安西汉子一个个牛高马大,来年族里的人丁肯定是更加兴旺。安西军这边,有守旧的幕僚忧心忡忡,担心生出太多的杂种。

  马璘这个主将则是乐见其成,血脉融合本就是最好的一种融合方式,高原上多留一些汉人的种,有好处没坏处。

  在他眼里自认是汉人的便可算是汉人,不一定非要纯正的汉家血脉。汉民族展到现在,不知道吸收了多少的古老民族,将来也会有更多的民族融入大汉民族之中。

  高原上的羌人极多,马璘并不认为自己有杀光的可能,他也没有这样的恶毒计划。杀不杀人,不是为了图一时痛快,而是看能不能更快的加融合。除了用钢刀之外,通过通婚来加快融合,也是一个很好的法子。当然眼下这种状况不算是通婚,不过效果却是一样的。

  精壮的安西汉子们在狮泉河两岸的毡房里辛勤播种,不知多少崭新的生命在羌人女人身体深处蕴育,羌人汉子则是在努力的修建他们的王城。这样的日子过得极为平静,又足足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马璘才下了一道严令,禁止安西汉子们再随便离开军营。

  原因很简单,斥候传来消息,逻些大军终于是来了。

  这种时候若还是放纵这些杀才肆意寻欢作乐,等到开战之时怕是陌刀都提不起来了。

  ……

  这个时候,已经是天宝十二年的七月。在原本的历史之上,哥舒翰此时已经收取了全部九曲之地。

  高原上道路难行,可是从逻些到这里也花不了一个月时间。在杀光了达扎路恭的骑兵之后,马璘就命令羌人把这个消息送到逻些。这一支逻些大军的到来,比马璘预计的要足足晚了一个月。

  这一次安西新军进军高原,一个目的就是吸引部分吐蕃军力,减轻哥舒翰在河源的压力,从而减少陇右唐军的伤亡。现在已经到了哥舒将军全胜的时候了,马璘却只和达扎路恭战了一场,之后再也没有和吐蕃军有过战斗。

  陇右的战况无从得知,马璘只能确定哥舒翰不会战败,却不知道自己有没有为哥舒翰吸引到吐蕃军。

  安西军在这里杀了尺带珠丹的儿子,尺带珠丹却等了这么久才派军前来,这件事情怎么都透着诡异。

  自从杀死达扎路恭之后,大军生生在此地闲了快两个月,饱食温衣无所事事。羌人们倒是把受降城修成了,一座大城修得极为气派。

  斥候不断传递军情过来,汇集过来的情报越来越多。马璘也慢慢明白了,为何尺带珠丹为等这么长的时间才过来。

  这次来象雄故地的吐蕃大军,光精兵便有五万之数!

  在羌塘高原之上,道路崎岖调兵极难,五万精兵几乎就是一次大战能够出动的极限了。若是人数再多,根本就无法完成补给的问题,大军在半道上就要饿死。

  象雄人全部都聚集在了受降城附近,可以说是坚壁清野,吐蕃人在攻下受降城之前,根本不可能从象雄人这里得到一点儿补给。从逻些到这里几千里路,吐蕃人能出动这样一支大军,可谓是下了狠心。

  这里不比河源,吐蕃人想要劫掠也没地方。五万精兵加上辅助部队,尺带珠丹可谓也是势在必得。

  过了三日,斥候又有消息传来。这一次带着大军前来的,便是吐蕃赞普尺带珠丹本人。

  显然这一次,尺带珠丹是彻底疯狂了。之前没有大军前来,是因为他在调兵遣将。

  也就是说安西军牵制吐蕃兵力的目的已经达到,不过这次不是牵制了吐蕃部分兵力,而是把吐蕃军的主力给牵制到这里了。哥舒将军在河源,想来胜得极为写意。

  这一战,不仅是尺带珠丹的复仇之战,也是决定吐蕃人国运的战争。

  此战不能胜,便代表着象雄国将重新出现在高原之上。

  不仅如此,尺带珠丹信奉佛教,和信奉苯教的大臣们早就矛盾重重,大臣们都是强部领,手里都有势力,吐蕃军在河源的接连失利已经让大臣们极为不满,若是此战再败,事情极有可能变得不可收拾。

  唯一的儿子死在了唐军的手里,尺带珠丹必须要战胜杀死儿子的仇人,才能保住赞普家族的地位。若是此战败了,悉补野氏的地位就将岌岌可危。

  而对于马璘来说,这一战同样是只能胜,不能败!

  ……(未完待续。)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