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一章 皇上赐婚第2/3段
看完奏章的皇帝,一脸喜色,心中的欢喜,更是无可名状。
“此皆李啸之功也。非此人力挽狂澜,山东局势,只怕已是难以收拾。”皇帝合上奏章,慨然而道。
只过一会儿,鲁王朱寿鋐的一份奏章也随后送到。
朱寿鋐同样在奏章中对李啸的守城功劳大加褒扬,让崇祯皇帝对李啸更是极为欣赏。
只是,朱寿鋐的奏章中的一段话,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朱寿鋐在奏章中说,李啸这样的年轻才俊,堪称我大明中难得将才,以他观之,乃是不世出之俊杰。 ★这样的人,需要刻意拉拢方好。他在信中说,他已与泰兴王朱寿镛议好,欲将朱寿镛之女朱徽佩赐婚李啸,以坚定其忠诚为大明效力之心,成为真正的国之柱石。
皇帝陷入了沉吟。
他思考了一阵,随即对一旁的小太监说道:“着辅温长卿来殿中见朕。”
不多时,温体仁快步来到殿中。
一番君臣礼节之后,皇帝让温体仁看了李懋芳与鲁王朱寿鋐的奏章,随后问道:“爱卿,你对此有何看法?”
温体仁快地思索了一番,然后缓缓答道:“启禀皇上,臣认为,李啸在山东局势如此困难之际,还能守住兖州攻溃流寇,这般大功,纵是我朝开国之猛将,亦难为之。这等不世出的英杰人物,陛下确需多加拉拢,以固其心。使其永为我大明忠诚柱石,方是上善之策啊。”
崇祯笑了起来:“朕也确有此意。如何拉拢李啸,爱卿且详细说下。”
温体仁急急说道:“陛下,现在李啸最忧之事。便是有小人流言,说其受鞑酋皇太极拉拢,不日将叛变往投。臣以为,陛下不如效国初故事,将这雄唐卫赐于李啸世代驻守。以为其子孙万世立业之基。同时,同意鲁王的请求,将徽姵郡主赐婚李啸,至此,君臣姻亲,永为亲戚。那李啸,受皇上这般深仁厚泽,定当尽心竭力以求报效朝廷,断不会再生有异心。”
崇祯点头微笑,脸色欢喜。温体仁见自已的话深得皇帝之心。又接着低声说道:“陛下,如若这般封赏,虚名笼络为多,而并不需要给李啸更多实利,这样的话,既能坚其心志报效朝廷,又能绝其成为藩镇尾大不掉之忧,故臣认为,当为最臻完美之策。“
崇祯皇帝脸上泛起了满意的笑容,他大笑道:“温卿之意。甚合我心,就如卿之见拟旨,封土赐婚,厚加金银赏赐。让那李啸,永为我大明之忠诚良将。”
“微臣谨遵圣意。”
至于山东巡抚李懋芳与指挥佥事刘泽清等人的内斗纠葛,在收复山东这样的重大胜利面前,都变得无足轻重了。崇祯只是派人诉责了一顿他们前期败军失地之过,却也没有对他们作出实质性的处罚,两人继续担任原职不提。
七天后。正在雄唐卫中,亲自对那从流寇改变为预备役辅兵的5ooo军兵进行训话的李啸,收到了宣礼太监带来的皇帝圣旨。
狮子峰的议事大厅中,早已洒扫完毕铺了红毯,李啸率一众幕僚将领,跪地听太监宣旨。
“奉天承运,皇帝敕曰:朕惟时艰节现,板荡识忠。崇祯六年以来,流寇狂逞,攻州克县,涂炭生灵,以致山东危急,局势几颓。幸有雄唐卫指挥使李啸,驰驱王事,扶危戡乱,牢护兖州,得保皇族。朕闻奏报,不胜欣然之至矣。李啸忠直大义,为王先驱,实朝廷之砥柱,国家之干城也。此等大功,讵可泯其绩而不嘉之以为宠命乎?兹特封李啸为世镇雄唐卫指挥使之职,世代效忠,万世不替。另赏黄金1万两,纹银15万两,绸缎8ooo千匹,以慰其功。所部从征将士,俱谕兵部从优叙议。朕再赐婚泰兴王之女,郡主朱徽姵嫁于李啸,择日成婚,永为姻亲,以为荣宠,自此君臣永洽,合为一家。望李啸戒骄毋矜,另加丕绩,克尽职守,戮力中兴。钦哉!。。。。。”
宣礼太监念完这段长长的圣旨,口干舌燥地咽了口唾沫,然后笑着对李啸说道:“李指挥使,还不接旨谢恩?”
“臣李啸接旨,恭祝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时,同意鲁王的请求,将徽姵郡主赐婚李啸,至此,君臣姻亲,永为亲戚。那李啸,受皇上这般深仁厚泽,定当尽心竭力以求报效朝廷,断不会再生有异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