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8 继续蜇伏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大明定的各项制度,大都是借鉴了唐制,宋制,也借鉴了元朝的种种不利,其实都源于秦,秦迁九鼎,分郡县,基本上就订下了这样的框架。历经汉唐,不过是修修补补,儒家根据帝王喜好的增增减减。从来没有大的变化。

  朱元璋从来未曾满意过,要不,也不会将《大明律》几次修改近二十余年仍未定论,不管是基于唐制、宋制……。都有前车可鉴,作为开国君主,谁不想创下万世基业,但所借鉴的全部都是亡国的制度,这一点让皇帝心中最有芥蒂。

  怎么才能找到稳固万世基业的柱石,这应该是徘徊在朱元璋脑海中几十年的问题,为此,他大举分封藩王,是沿用周制,因为不管怎么说,周朝也延续了八百年,又吸取了唐代藩镇的教训,藩王只封给自己的儿子,这样的话,可以使国祚更加稳固。

  在朝廷的统治中,仍然找不到属于自己的东西,万世基业将依靠在那里?朱元璋不知道,但是突然听到这样新奇的言论,虽然和儒家的治国之道有些悖逆,但是他不在乎,因为他是穷苦人家出身,儒家没有给他带来半分好处。

  从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可以看出,他对于文人要是没有统治上的需要,根本没有半分的好感,因为大明是朱家的大明,而这些文人是来分属于自己这杯羹的……。

  而在朱元璋的心里,对于文人的需要,不过是需要他们这些士大夫的学识。需要他们治理一方的能力,仅仅是治理一方而已。要是文人能够治理天下的话,那么还要皇帝做什么呢?

  作为臣子。能力越大越会让作为皇帝的他感到不安全,这算是一个平民皇帝出身,一个所谓暴发户基本上都喜欢犯的错误,在朱元璋心里,他宁愿留下一班子只会唯唯诺诺的应声虫,也不愿意在天下太平之后,有着一帮子心腹之患,就算是潜在的心腹之患也不行。

  所以,在建立大明十余年之后。强力废除了丞相制度,待到稳定时,马上又想着手开始整肃大明朝堂之上的那些不稳定的因素,但是到了这个时候他又开始犯难了,也不是忌讳什么,是因为文官系统经过魏观案、空印案和胡惟庸案、郭桓案的一连串风波之后,朝堂之上的官员十成已经换了六成,基本上都是新进的官员。

  要不是洪武十八年的开科取士,恐怕大明现在连可用之人都没有了。十余年的停止科举,让大明的确积累了不少人才,才使洪武年间没有出现官员的断层,而朱元璋将要进行的下一步计划。将是更为庞大的更新换代之举,而大明建立刚刚二十余年,说一句实话。百姓的温饱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能经得住再次动荡吗?

  朱元璋想要解决朝堂之上的难题。就要先把民间的疾苦,还有一个矛盾解决掉。这是他迫切需要的,而通过太子朱标的嘴,将庞煌的意思透露出去,无疑是给朱元璋指了一条充满阳光的大道,而且这个建议并不是庞煌提出的,而是朱标说出来的。

  意义就很不一样了,朱元璋心知肚明的知道建议的始作俑者是谁,但是还是理性的选择了是朱标的见识,这种选择性的相信,也是庞煌在经常受到朱元璋召见之后,慢慢的琢磨出来的。

  所以,在回答皇帝的各个疑问之后,他明智的选择了继续蛰伏,多余的事情从不多做,而且,经过皇帝的询问减少之后,庞煌又上奏朝廷,请求前往浙江等地继续视察学政和督导屯田事宜。

  在返回浙江之前,专门从皇城大内借阅出来的《齐民要术》、《陈旉农书》、《王祯农书》等农书,说是要在浙江之地,继续钻研农事。

  奏折上说道:《齐民要术》成于北魏年间,而当时北魏正和南朝对峙,所以书中主要内容是讲述黄河流域和北方的农业情况,而南方地农业则很少。而现在大明天下一统,要有一本贯通南北、包罗万象的农书,才能尽显天朝重农的决心。

  同时,又拿出了北宋时期所著《陈旉农书》。这本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概括地讨论以水稻为主的耕种方法,其中也谈到了麻、粟、脂(芝)麻、萝卜和小麦等辅助作物。中卷专谈水牛,水牛是江南地区适用于水田耕作的唯一役畜。下卷专谈蚕桑,从种桑起,到收茧止。正好补充了《齐民要术》的不足。

  而蒙元时期所著的《王祯农书》。共分三部分:《农桑通诀》、《百谷谱》、《农器图谱》。第三部分占全书的五分之四,是全书重点所在。正好可以弥补百姓看不懂的情况下,有民谣、口诀和图谱示例,那样凭借自己新式印刷机的快捷,甚至可以将一些口诀变成歌谣传唱,将可以最快的被农民所接受。

  只有这样,朱元璋才不会再多怀疑自己的用心,不但完全允许了庞煌的奏折请求,而且吩咐庞煌写等地继续视察学政和督导屯田事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