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不对等的关系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林敏是想考上重点大学来改变自身的命运;柳菁则想证明自己的能力。

  高考结束,林敏和柳菁都考上了曲江大学。

  林敏读的是计算机专业,打算以后凭技术吃饭。

  柳菁学的是金融专业,打算以后从事金融工作。

  她不想借父母的关系成为早九晚五的公务员或在事业单位工作拿一份固定的工资,而是想去从事具有挑战性、高薪的工作。

  既然原先是好朋友,现在又在同一所大学,林敏有一次问柳菁:“以后找对象会对家庭条件有要求吗?”

  柳菁很坦然地回应道:“当然会。我父母在那个年代就是名牌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工作内容是如何提升本地的经济发展,如何提升管理水平。”

  “如果我嫁给了一个农村男孩,你让他们和亲家聊什么?聊如何提高庄稼收成吗?聊哪个工厂待遇更好吗?”

  林敏明白柳菁说这样的话有些现实,但也有道理。门当户对在任何时代都是正确的。

  如果她不在乎这些,她极可能就成为了那些想要“攀龙附凤”的人围猎的猎物,毕竟许多人想迎娶白富美,达到人生巅峰。

  不过,柳菁又说道:“林敏,假如你能很优秀,我和我的父母便可以不考虑你家的条件。”

  听到这里,张东峰心里在感慨,男方如果确实优秀、有潜力,那么就可以弥补自身家庭条件的不足,生活太现实了。

  林敏当时笑了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他还是学生,对于优秀和前途根本没有把握,因而给不了柳菁承诺。

  不过,找对象要门当户对,交朋友倒是不用如此。

  林敏和柳菁毕竟有着三年高中的情谊,上大学后,抛开男女关系,二人相处倒也非常融洽。

  在还没有明确的男朋友前,柳菁会时不时地约林敏出来一起吃饭或参与各种活动。

  此时的柳菁,已经没有了高中时努力读书的劲头,她知道自己终将回海天市或江东县去工作,如果离开了自身父母能量所及的地方,自己肯定无法混的风生水起。

  既然工作基本确定,只要能混到毕业证书就行,于是她便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自己的兴趣爱好上。

  林敏则知道,好好读书才是自己唯一的出路,同时为了减轻家里经济负担,他得争取奖学金。

  本来的话,他还打算去勤工俭学,但柳菁支持他认真读书,时不时地以各种名义给他经济上的援助。

  四年大学期间,林敏还是非常感谢柳菁陪伴自己度过寂寞时光和经济上的帮助,不过,限于家庭条件和阶层鸿沟,林敏一直没有向柳菁表白过。

  二人的关系算是不是男女亲密关系的男女朋友。

  在大四的第一学期,林敏与柳菁都回海天市找公司进行实习。

  几个月后,柳菁约林敏和其它在海天市的同学去她的家里玩。

  此时,林敏才知道,柳菁的父母都已经调往海天市工作,并且已经给柳菁联系好的工作单位,就是现在她实习的单位。

  等到她毕业后,便可以直接留下来工作。据说重点大学的毕业生直接能给正式编制,待遇非常丰厚。

  林敏和其它同学一般在海天市租房,但柳菁的父母却已经给她准备好了这套房子。面积是135平方、3万一平方,考虑到写在她的名下,其父母便一次性付款。

  这个消息,柳菁虽然只告诉了林敏,但还是让林敏心里非常震撼,同样更有一种无力感,自己无论如何努力,却根本追不上她的步伐。

  如果自己不是一夜暴富,依着自身的条件和家里的经济状况,短期内根本不可能在海天市区买房。

  本来的话,依着柳菁父母的收入,能支撑柳菁在大学期间大手大脚的花费,现在看到这套房子,林敏觉得她家的收入不是简单地靠她父母的工资,因为资产与收入已经完全不相匹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