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有重点地推进改革第2/3段
既然郑冠华和欧阳明辉都在,张东峰便开始汇报下一步开展机构改革中一个重头戏,即实施江东县加快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这个方案主要是打算全面推进城乡统筹的跨部门、跨领域综合行政执法,江东县组建综合行政执法局。
通过这次改革,将健全完善全覆盖的整体监管体系和全闭环的行政执法体系,加快构建全方位的监管执法协同体系,基本形成权责统一、权威高效“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新格局,形成在全市、全省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改革成果。
为什么要在这个方面动手进行重大改革?一方面当然是张东峰想出工作业绩,毕竟到目前为止,他还没有过于亮眼的成绩;另一方面也是基于现实问题。
目前一直存在“九龙治水”问题。在行政执法领域,按照原先的分工,哪怕一条短短的马路,路名牌、红绿灯、垃圾箱、绿化带等就分属市政、交警、环卫、园林等部门管理。
用老百姓的话来说,就是10多顶“大盖帽”管不好一顶“大草帽”。
贺平的加盟店就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针对同一件事,都是“今天你来查、明天他来查”。
有时一天就来好几拨人,店长刚执行完前一个检查组的要求,后一个检查组又提出了新要求。
还有就是一直存在最基层的乡镇街道“看得见、管不了”,县级职能部门“管得了、看不见”的执行问题。
行政执法历来县级部门“条抓”强、基层乡镇街道的“块统”弱。
作为直面基层管理的一线,乡镇街道原先在很多管理类目上没有执法权,联合执法又需要协调很多部门和环节,最需要行政执法的基层,力量反而最薄弱。
在协调上,在许多时候,乡镇街道无能为力,毕竟许多县级职能部门能推的推、能拖的拖。
原先张东峰在清江镇开展调研时,一些乡镇干部明确表示,庞杂的管理事务让他们不堪重负,尤其是餐饮油烟、占道经营等一些执法事项,协调起来效率低、周期长。
张东峰明白一方面是交叉执法、重复执法;另一方面则是监管缺位。
在老百姓眼里,不管哪个地方的部门来检查,还是哪个部门的执法人员来检查,都代表着公家。
对此,张东峰打算进行“破局”,进行“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以“联合执法”的理念,把发生频率高、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的执法事项纳入综合行政执法,进行体制重构、流程再造、多跨协同。
简单来说,就是构建一个“金字塔型”的行政执法体系。
在县级层面,主要负责监管制度设计、统筹协调、监督指导等。
重点是将更多执法力量下沉乡镇街道,精简执法队伍、优化执法层级、整合乡镇执法力量,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
在执法流程上,名字叫“综合查一次”。就是通过职能事项梳理、执法力量整合、统一执法标准,实行“进一次门、查多件事”,尽可能减少对群众和商家的影响。
比方说对贺平开设的那种小吃加盟店,以后就是几个部门拿着一张清单一起来进行检查,像排水、生活垃圾分类、消防、市容等,给店里做“全身体检”,如果发现哪些地方要整改,会一次性开出单子。
张东峰在郑冠华的支持下,已经在江东县的一个城区街道、一个镇、一个乡进行了这样的试点,总结了初步的基层创新经验和特色做法。
根据方案,江东县的这方面改革将朝着更精准的方向深入,范围和力度持续加大。按照目标,综合执法事项将力争拓展到60%以上执法领域,60%以上高频率、高综合、高需求执法事项纳入综合执法范围,60%以上行政执法量由综合执法部门承担。
还会继续加大数字化改革的牵引作用,全面运行“大综合一体化”执法监管数字应用,执法监管“一件事”场景应用在清江镇开展调研时,一些乡镇干部明确表示,庞杂的管理事务让他们不堪重负,尤其是餐饮油烟、占道经营等一些执法事项,协调起来效率低、周期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