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步步为营第1/3段
听了冯野王的话,御史大夫韦玄成摇头说道:“左冯翊的话值得商榷,稍微有些偏颇。”
“春秋孔丘虽然创建了儒家学说,修订编撰 了《诗》、《书》、《礼》、《乐》、《易》、《春秋》,然而他也说过礼成于周,可见周礼比孔丘讲述的礼仪孝义之说要早些,他只不过将周礼综合归纳罢了。”
韦玄成一说,有人就想问那到底是要不要叫孔霸前来,韦玄成却又说:“既然这样,左冯翊说的是,还是让孔次孺前来讲讲这个关于‘礼’的问题吧。”
韦玄成又是一个大喘气。
众人都以为御史大夫的说礼成于周朝孔丘只是周礼的编创者是要反对冯野王的话,可是他说到底却又变成了赞同。
看来今后韦玄成说话的时候,不到最后一句说完,还真是不要乱加猜测他的意思。
孔丘孔仲尼的第十三代孙孔霸,字次孺,是如今大汉朝的博士,是掌管书籍文典、通晓史事的官职。
孔霸长袍恢恢,气势轩昂的到了宣室殿后殿,刘奭因为从前经常听孔霸讲习典籍,所以比较熟悉,见了就说:“孔霸,关于宗族的宗庙如何祭祀,或者是应该各个帝尊都有自己单独的宗庙,或者是在一定的年份后将这些宗庙灵位集中起来供奉,博士有何可以教授?”
孔霸不知天子刘奭叫自己来做什么,一进来刘奭就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他一时半会有些想不明白。嘴里回答说:“陛下。按照礼仪。一般守丧期限为三年,而这守丧三年是根据什么来制定的呢?”
“这是根据后人对丧者的内心哀痛程度而制定的。”
“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什么样的关系存在,就有与之相称的礼文,亲疏贵贱的界限是不可随意增减的。”
孔霸一边说着,一边在观察大殿里各人的表情:“对逝者创伤深重,那么心灵复原的曰子就长。悲痛得厉害,平复的时间就慢……”
“请陛下明示,既然各个帝尊都有自己单独的宗庙,又何来若干年后将这灵位集中起来一说?”
孔霸说了几句,想不通刘奭到底是什么意思,干脆的也不想了,将问题又送回给了刘施。
于定国咳嗽一声说:“陇西地区和函谷关以东如今遭灾,左冯翊认为大汉国应当节俭节约,而先前君王和先祖的祀庙铺张浪费程度太大,应该按照辈份和功绩的顺序、在一定的时间后一齐将这些祖宗们并入太祖之庙接受祭祖。”
“博士是孔家后人。你先祖对‘礼’研究颇深,你说说。多久以后,将原来帝王的祭祀庙宇毁掉,归入太祖庙接受祭拜合适呢?”
孔霸一听当时脊背上就出了许多冷汗,心说这不是要我死吗!
这大汉遭灾和将帝王祭祀庙宇并入一起,听起来是风马牛不相干的事情啊,大汉再穷,难道穷的已经连祖宗都俸养不起来了吗?
我改如何回答,这怎么答,可能都不落好。
你们三公九卿在朝会,干我这个博士什么事?
这谁让我来的,这不是设圈套坑我吗?
不对,这件事有阴谋!
孔霸虽然书读得多,当时并不是一味死读书的书呆子,刘奭和于定国都发了话,他不回答也不行:“陛下,守丧三年的规定,是对一般人来言的,守孝时要身穿斩衰,手持直杖,住在礼’研究颇深,你说说。多久以后,将原来帝王的祭祀庙宇毁掉,归入太祖庙接受祭拜合适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