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山寨之术第2/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不过这事难不倒金童,三个时辰以后,他就已经出现在了玉门关中。

  回家,洗漱,吃饭,写公文盖了官印交给降级新任的亲兵队副李一安,让他负责交接搬家和到了洛阳之后的联络事宜。随即跑到大都督府去,也不需要找刘贵黄玉之类的高级官员,直接到有司以搜索弥勒教为名索要各个行政级别的详细地图,找到之后更是简单,神识一扫就记在心里。

  隐身腾空,金童再次飞出了玉门关,向西寻找雍州陇右道的另一条通往突厥的商道。

  说起雍州和陇右道的关系,就算金童自认为已经差不多搞明白了,仔细想想还是有些夹缠不清:雍州没问题,是天下九州之一,正儿八经的陕西甘肃地面,玉门关是后来分出去专门对付北方游牧民族的缓冲地带,其防区就是从前的雍州西北侧。而陇右道呢?却是秦皇死后,天下皆反的时候忽然冒出的这么一片地界儿,没人说得清楚本来圈在雍州西北的州界为什么就忽然没了,变成了大片的沙漠和平地,正史只是当天下大乱的预兆来记载。政区莫名其妙扩大了也是好事,但汉朝建立以后对于新出来这块地方从来就没个定论,主要是这里人烟稀少,本来有些原住民,该杀的全杀了,该移民的也移民了,北方的这些少数民族包括北魏鲜卑族皇室都是那时候从西北移民到北方的原住民,但当时的文化素质确实不行,其实直到现在,接受了这么多年的汉化,还是保留着很多蛮夷的风俗存在,北魏上一代孝文帝就一直以促进鲜卑族的移风易俗为其最大的人生目标。雍州的州牧也不待见这种地盘,名义上雍州的地方,也就是简单的驻点兵守土罢了,基本就是放那不管。到了汉宣帝刘病已的时候,他认为治国之道应以“王道”、“霸道”杂治,对匈奴就是要天天欺负着才能好好相处,基于这种治国理念,朝廷才算好好整了整西北的格局,给这片一百多年前来的“飞地”一个正儿八经的说法——先划出一大块,再另外加上一些本来雍州的地盘,成立个陇右道,还剩下大片的夹杂着绿洲的沙漠、荒地之类的,就成立了西域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些全都是为了军事考虑,这边有玉门关兼顾着雍州本土和陇右道,再那边是都护府,必要时好出兵夹击州界对面的原匈奴地盘。于是雍州作为天下九州之一就彻底的安全了,不过随之而来兵权也就全没了,每年可以被招收的合格兵员被周边几大兵团分一分,也就不剩几个人,没办法,全让几大军区全靠雍州吃饭呢?

  按照记忆中几条商道的具体位置,金童卯足了劲往目标商道飞去,进了商道还是卯足了劲的飞,终于在最短的时间抵达了自己的目的地。

  西北丙二商道是从北庭都护府与陇右道交界的地方通往突厥境内金山东麓山脚下的商道,由于两头的地区气候相近,出产物品大致相同,所以这条路本身的政治意义还是远大于经济意义的,就北数第二个驿站来说,这里每天也就接待一二十个人,比起华夏内地的商道客流量来说简直当人家孙子都不配,不过存在即合理,驿站的工作人员每天还是乐呵呵的工作着,等待服役期满调回雍州的日子。

  平凡的日子其实也每天都充满着惊喜,比如这一天竟然就从商道的尽头懒懒散散的走来个干瘦道人,一身道袍皱皱巴巴,一张脸尖嘴猴腮满是皱纹,步履虽蹒跚,却还不合时宜的透着那么股机灵劲儿,一路上看山看水,嘴里念念叨叨,脚下磨磨蹭蹭,此时刚到巳时正点,也不知这两个驿站之间五十多里地是怎么如此快就走到的。

  驿站南大门有一名驿卒把守,见了这等人物,不禁有些迟疑,这过门税是收还是不收啊?却见道人慢慢走来,打个稽,呵呵笑道:“这位小哥,一个人立在门口正中,倒是风轻云淡,看你天庭饱满……呃,满面的金光,今日正是财神临头的大运气,这会儿可是等多蛮夷的风俗存在,北魏上一代孝文帝就一直以促进鲜卑族的移风易俗为其最大的人生目标。雍州的州牧也不待见这种地盘,名义上雍州的地方,也就是简单的驻点兵守土罢了,基本就是放那不管。到了汉宣帝刘病已的时候,他认为治国之道应以“王道”、“霸道”杂治,对匈奴就是要天天欺负着才能好好相处,基于这种治国理念,朝廷才算好好整了整西北的格局,给这片一百多年前来的“飞地”一个正儿八经的说法——先划出一大块,再另外加上一些本来雍州的地盘,成立个陇右道,还剩下大片的夹杂着绿洲的沙漠、荒地之类的,就成立了西域都护府和北庭都护府,这些全都是为了军事考虑,这边有玉门关兼顾着雍州本土和陇右道,再那边是都护府,必要时好出兵夹击州界对面的原匈奴地盘。于是雍州作为天下九州之一就彻底的安全了,不过随之而来兵权也就全没了,每年可以被招收的合格兵员被周边几大兵团分一分,也就不剩几个人,没办法,全让几大军区全靠雍州吃饭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