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马说第3/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这时又一名官员出列道:“启奏陛下,微臣有本。”

  皇帝一看是吏部尚书郭祚,立刻准许。郭祚道:“陛下,微臣以为甄大人所奏是实,但金诚以弱冠之年,且是带兵武官,能任事已经不易,日前在玉门关剿灭弥勒教逆贼方才有了结果,即回京接手保护使节之事,短短数日内似乎难以查清颍川郡中秘辛,况且颍川郡属豫州,并非京畿河南府辖下,以金吾卫之职权,要查办豫州某郡的折冲都尉,并非一朝一夕的事情。甄大人所奏治罪查办未免过于严厉,臣以为只需下旨责备,复令戴罪立功即可。”

  这一个红脸一个白脸正是昨晚商量好的说辞,客观条件大家都知道,想治金童的罪也是不可能的事,来个顺水推舟的戴罪立功,恰好抹杀了杀敌的功劳,就算以后再有赏赐,也只能及于金童一人,与元详再无关系。

  “这个……”皇帝未免有些挠头,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事情仿佛并没有按照通常的方向展,可还真是说不上来个所以然。

  这时候又有人出班启奏,皇帝看见是秘书丞李彪,继续准许,李彪奏道:“启禀陛下,当初陛下下旨着左金吾卫金诚部查办弥勒教等逆案,实是当时京师之内弥勒教活动频繁,且从七年前先帝尚在时直到去年陛下登极之后,接连生庶人元恂案、穆泰6叡案、咸阳王元禧案、突厥阿史那土门反叛案、车骑将军元丕遇刺案、长乐公主遇刺案,动摇国体,朝廷不宁,恰逢弥勒教作乱,北有柔然犯边,不得已下旨令一军署专责查办逆案,虽有旨意,但既非将此事全权托付一个五品衙门,更非改变其原有职司,其实最大变动无非是左金吾卫设了个诏狱,专责看押危险人犯而已,至于其他大案,一直以来也并非只有左金吾卫一家在办,各个衙门仍是群策群力彻查,并未懈怠。昨日颍川郡军将谋反,并非左金吾卫翊府办案不力,恰恰是近来金诚接手之后厉行整肃,河南府治安已经初见成效,颍川郡相邻,逆贼心中不安,方才孤注一掷,打算刺杀使节,扰乱国政,从中获利。请陛下明察!”

  李彪是皇帝的近臣,也是直接侍奉皇帝的亲信机构头头,这番话确实说到了皇帝心坎上了,皇帝元恪不禁点头道:“不错,不错,金诚此人任事,朕所素知,御姐也曾多次对朕说,自从他来了,也得睡个安稳觉。依朕看来,金诚任事勤勉,并未负朕所托。”

  皇帝都说这样的话了,高肇所属不禁面面相觑,事前确实知道6秀一伙势力大,但没想到长乐公主的影响力与6秀加起来竟然能达到这个地步,生生把一个小小的五品武将推到了皇帝宠臣的地位,偏偏这次就是选了金诚为切入点,现在皇帝都已经直说了自己信任金诚,一大群高官竟然也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应对。

  这时廷尉少卿崔振出班要求启奏,皇帝照例允许,崔振道:“好教吾皇得知,自古以来,千里马常有欲求不满郁郁而终者,更何况主上无端猜疑?如今左金吾卫翊府右郎将金诚,区区五品小官,不过弱冠之年,尚且不知朝廷大门往哪个方向开,但也实心任事,以至于屡立战功可以上达至尊听闻,不愧是军中一匹千里马。微臣为何如此形容呢?只因微臣忝为廷尉副手,与朝中风气多有纠察,无意中听闻金诚曾作《马说》一文,颇有感触,今日众臣工既然评判此人,微臣以为不妨将此文献上,以供陛下御览。”

  皇帝一听,立刻来了兴致:“哈哈,朕一直不明白御姐一个温婉之人,素好喜欢诗词歌赋的,竟然会屡屡在朕面前表扬一个武夫,原来这金诚还是文武双全,作的文章能令清河郡出身、书香传家的崔卿推崇,朕与众爱卿可试一观。”

  崔振也不含糊,当下向侍卫讨了纸笔,求皇帝赐下书案,当场把自己昨夜刚刚背会的“金诚所作”的《马说》一文写了一遍呈上。

  皇帝元恪虽然并不是什么靠谱的君主,但从小也是被上任皇帝拓跋宏耳提面命做过学问的,文理熟通。文章拿来一看,不禁大力一拍龙案:“好文章!”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