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长乐来访第2/3段
但褚遂良的老爹褚亮并不在封锁范围之内,并且褚亮让褚遂良回了一趟家,郑重告诫他一定要把农业学府分校这件事情给重视起来。
你将来的道路就走这一条了!
因为出于政治的敏感性,褚亮如果没这人口上限的问题,褚亮只打算把分校当做跳板。
但现在褚亮可以肯定,虽然自己不知道江南分校是做什么的,但绝对会受到朝廷资源的倾斜,以及朝廷的重视。
因为说穿了,朝臣们不相信李泰。当然,这么说也不是非常的准确。
具体的说法就是,李泰未必能解决这個问题,但绝对能延缓这个问题。
但出于政治人物喜欢追求平衡与分权的本能,他们不可能什么事情都让李泰来干。
在这样的情况下,这江南分校自然脱颖而出,会受到士族豪门的重视。
所以,褚遂良虽然有很多事也看不明白,但他有已经给他安排好道路的老爹啊!
站在更高的角度,能够给与褚遂良指出一条对他来说最适合的道路。
这就有点像是,同样都是考上了清华北大这种顶尖学校的学生。
有的家长已经给自己的儿子做了规划,只是拿文凭作为跳板,让这些学生出国留学,然后加入顶尖的各种国际组织。
到时候不论是认真学习还是镀金,这么走一趟后,回来就是引进的最尖端人才。
另外一些则是靠着自己的天赋摸爬滚打,百万大军过独木桥,考入顶尖学府的寒门学子。
虽然一开始单纯论成绩,比这些天之骄子更强,但没上一辈的高瞻远瞩的规划,只有自己的摸爬滚打,等到毕业时,你会发现,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这么被拉开了。
当然也不需要灰心,因为某种程度来说,你已经成为第一代,能给自己孩子做出更好的规划,也许这就是高考的伟大之处,虽然很残忍,但真是普通人鲤鱼跃龙门的最大平台。
所以,褚遂良对这突然出现的分校交换生什么真不感兴趣,因为这不是他的规划路线。
“真是无趣!”刘仁轨听到褚遂良的话不由撇撇嘴,抬起头看向了刘仁景和王玄策说道,
“你们呢?要加入这个转校生吗?到更远的幽州之地看看!”
“你倒是对这很是感兴趣。”刘仁景看着刘仁轨的样子,不由询问了一句。
“那是自然的!”刘仁轨理所当然道,“越王曾言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好不容易能够官方出钱,让我们看看洛阳以外的风景,为什么拒绝!”
“其实,我也想要去看看!”王玄策倒也是弱弱的表达自己的意见。
“我的确也想,但我到底出身刘氏,而且因为贞观元年的事情,我还是老老实实的把小麦收割,然后去江东的农业学府分校干活吧!”刘仁景无奈表达了自己的意思。
“家族拖累啊!”刘仁轨听到刘仁景的话,却也表达了理解。
因为自己是寒门出生,如果不是任瑰提拔,李世民另眼相待,自己也成不了县丞。
但也正是因为自己没有门阀的拖累,自己的极限就是自己家族的极限。
所以自己很多决定都能依据自身意愿去做,只是需要自己为自己家族负责也就足够了。
至于王玄策则是另外一种,他是洛阳人,然后去长安考试明经成功,也算是混到了公务员队伍的一员。
这时候的王玄策对于自己的定位就,我是大唐一块砖,哪里有用哪里搬。
如果在这个过程中,能工费旅游一阵子,王玄策却也不会拒绝。
他们虽是学生,但实际上都是朝廷按照从九品的将仕郎看的,像赋税和力课什么的都有。
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算是带薪学习,如果还能带薪去做交换生,那凭什么不去!
所以,王玄策与刘仁轨决定去找吕才报名,去幽州学府看看。
至于自己种植的小麦,那就交给了同寝室的两人负责收割了。
对于两人的洒脱,褚遂良只是笑了笑,却也没有多劝什么,毕竟道路是自己选择的。
至于刘仁景略带着几分羡慕,却也只是祝福这两人,希望他们能够有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而对这批人想要去幽州,吕才拿到了名单后,倒也马上给了李泰。
说实话,这批人中真正想要去幽州的人并不多。
毕竟在绝大多数人看来,幽州与江当然道,“越王曾言语,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