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五章 记者来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最后出现的这批大型候鸟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大天鹅的族群,数量大约有2o只左右。这群大天鹅一到来,立即在一个位置极佳的浅滩的芦苇荡里面修筑起巢**。它们的到来算是给轰轰烈烈地候鸟安居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在中国,大天鹅因为羽色洁白、形态优美、叫声动人,一直被视为纯洁、忠诚和高贵的象征。在古代,人们把大天鹅称为鸿、鹄,当作志向高洁的象征,所以才有了‘燕雀安知鸿鹄之志’的千古名句。

  大天鹅和大雁等水禽一样,主要以水生植物的根茎和种子等为食,也兼食少量水生昆虫、蠕虫、螺类和小鱼。芦苇荡因为‘灵体阵’的关系,一直接近了1o月份,但是依旧没有要枯萎的迹象,各种昆虫也是异常丰富,短时间之内倒是不会造成食物短缺的问题。

  芦苇荡附近的水域经过‘灵体阵’数月的滋养,基本上已经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活力,甚至于有过之而无不及。除了放养的鱼苗还没有成长之外,那些在以前没有被赶尽杀绝的螺丝、泥鳅、虾米,都如同是雨后春笋一般冒了出来。

  这些水生的小动物在加上芦苇荡多年积累下来的草种,倒是足够现在芦苇荡里面生活一段时间。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狭小的芦苇丛就会承受更多的压力,无力给这些候鸟提供更多的食物了。

  还好,前前后后安居在芦苇丛的候鸟大概有百来只左右,岑佳华每天只要提供2o多斤的玉米,就可以保证这些候鸟的给养。如若是芦苇丛再大一点,候鸟再多一点,岑佳华身上就会背负更多的经济压力了。

  自从候鸟来了之后,每天等到喂完养殖场的家禽,到芦苇丛去给候鸟喂食就成为了岑佳华雷打不动的行动。时间一长,再加上在水库中不时出现的候鸟踪迹,外界的人逐渐知道莲花水库里面来了一大批的候鸟。

  于是,水库的附近不时有着一些端着气步枪甚至沙枪的村民出没,他们的目的毫无例外地就是想着打几只野鸭子或者大雁回去打打牙祭。面对这些村民的要求,岑佳华都毫不犹豫地都拒绝了,没有让他们登船进入水库内部。

  不过这些村民倒也是耐得住性子,就在水库附近的群山转悠,等着那些候鸟自投罗网。

  岑佳华知道这些村民的法律意识和环保意识都不会很高,再怎么苦口婆心地和他们讲解保护候鸟的道理都是很难讲通,只好请老陈帮忙了。

  老陈在榕树村村公所的大喇叭上喊了几天,呼吁村民们不要去水库猎鸟,效果倒是不错,毕竟老陈同志在榕树村的威望不是岑佳华这个外来户所能比拟的。

  其实这也得益于水库的地形,除了能在大坝的码头这里乘船前往芦苇荡之外,接近芦苇荡的唯一方法就是从仙泉溪的上游顺流而下。这个办法不仅费力而且因为地势险要,一不小心就有可能出现危险,所以,榕树村的村民自然不会为了几只水鸟冒险。

  因此,岑佳华只要是把握住大坝码头这一关,基本上就不会有人能闯进芦苇荡去危害候鸟的安全。

  毕竟要吃候鸟哪里不能打到,榕树村附近山高林密、水网如织,每年都会有很多候鸟前来过冬的,就是没有大天鹅和大雁这么大的罢了。

  经过候鸟的风波,村民们对于岑佳华倒是更加感兴趣了。自从他承包水库之后,水库就从以前的金钱黑洞变成了一个聚宝盆,不仅养鸡养鸭颇为成功,甚至还吸引了众多的候鸟,实在是令人称奇。

  候鸟们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逐渐习惯了在水库的生活,于是它们的活动范围不断扩大,从原先只是局限于芦苇荡附近的水域变成了整个水库。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它们能感觉到水库内外灵气浓度的差异,基本上没有一只候鸟愿意离开水库的范围,每天的活动就只是在水库里面而已。

  这一天喂完候鸟之后,岑佳华正在大坝栏杆边上的柳树下的躺椅打盹,老陈突然就带着一大帮人来了。

  “陈叔,你这是?”岑佳华睁着惺忪的眼睛,一脸疑惑地看着老陈同志。

  “哈哈,小岑啊,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市电视台的赵记者,今天是专门来拍摄候鸟的。”老陈还是招牌式的大嗓门,指着人群之中一个姑娘说道:“你不是要打算开水库的旅游资源,展农家乐吗?这可是一个好机会,只要在电视上报导了咱们水库,这个品牌知名度不久出来了吗?”

  这个老陈,岑佳华记得上次只是和他聊过一点自己的想法,没有想到他还是挺放在心上的,就连更加感兴趣了。自从他承包水库之后,水库就从以前的金钱黑洞变成了一个聚宝盆,不仅养鸡养鸭颇为成功,甚至还吸引了众多的候鸟,实在是令人称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