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八大楼之一(求收藏!求推荐!)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节目从上午一直拍到了下午,几个小时不间断的拍摄,虽说没干什么重体力活,但一直要保持精神注意力,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过这是因为他没得到钱的关系。

  要是给他8000万,别说拍一天了,就是拍一年不休息都行!

  咦?这是在影射谁?

  。。。

  李春妮带着节目组的人撤了,留下马冠福和贺冰,林剑干脆道,“要不咱们找个馆子边吃边聊?您二位也饿了吧?”

  马冠福有些疲惫的点点头,“是啊,一起喝点?解解乏~”

  “正合我意啊~”贺冰不愧为专业演员,这‘体力’不是一般的好,这会儿还显得精神奕奕,一拍大腿,起身就要走。

  他们都有各自的司机开车,杨橙只能自己开车跟着。

  马冠福把餐厅定在前门大街的致美楼,主要是图近便,大家也都饿了。

  隔着老远,就能看到保持着传统建筑的致美楼,融古雅、简洁、富丽于一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在这前门大街上,也算是独树一帜了。

  提前要了个雅间儿,到那之后在服务员的引导下快速穿堂而过进入包间,关上门以后,三人才放松下来。

  当然,这两位还都带着助理,杨橙也带上了小二,人多吃饭热闹,都不是喜欢摆谱的人。

  林剑挂好外套后,砸了咂嘴,瞧着古色古香的装修风格说道,“我可有年头没来致美楼了,之前去过陶然亭那家店。”

  致美楼是京城饮食行著名的八大楼之一,关于它的背景来历,市面上众说纷纭。

  有人说致美楼与致美斋的原来是一家,说致美楼的前身是致美斋,由原致美斋伙计跳槽后与别人合伙而开;

  另一个说法是致美斋原来的东家兄弟俩闹了矛盾,其中一位分了家业出去新开了致美楼。

  但不管如何,这味道是没的说。

  先说致美斋,它创始于清嘉庆十三年,大概是200多年前,最初是一家普普通通,主打苏菜风味的菜馆,没敢用堂、居、楼这种过去常用的大字号,而是用了格局较小的斋,最早这家菜馆出名的是清汤馄饨、萝卜丝饼和焖炉火烧。

  据传,乾隆皇帝的御厨景启告老出宫后,在致美斋掌头灶,搁现在就是主厨的意思,致美斋才开始在小吃糕点之外经营炒菜。

  景启曾随乾隆数次南巡,学到了很多南方名菜的做法,出宫后,将宫廷御膳和民间菜品相结合,使得致美斋一时间名声大躁。

  但是,到了清末民初,致美斋的生意一落千丈,甚至濒临破产,易主给三位鲁省人。

  此三人各有一手制作山东卤味菜点的好手艺,他们在本身技艺的基础上继承了致美斋的苏州小吃和宫廷风格的菜品技艺,又融合了淮扬菜的一些做法,使致美斋的菜点开始形成自身独特的风格。

  曾经有一本民间史录记载:京师南城外饭馆,至最久而不衰者,惟泰丰楼、致美斋二处。

  可见致美斋在当时的京城,拥有多么强大的号召力。

  致美斋有传统菜肴数百种,尤以名点和创新菜肴得到众人的青睐,如四吃活鱼、云片熊掌、游龙戏凤、三丝鱼翅、百鸟朝凤、寿比南山等。

  今儿林剑他们就是奔着活鱼四吃来的,这也是致美斋最特别的一道菜,“四吃“分别是红烧鱼头、糖醋瓦块、酱汁中段、糟熘鱼片。

  四种吃法四道菜,色香味个个不同,到现在都是致美楼的看家菜。

  马冠福回忆道,“陶然亭?哎呦,那得是94、95年吧?我记得好像是因为拆迁停业,搬到了陶然亭附近重新开张。”

  林剑比着大拇指,“大爷您记性可以啊,没错儿,我还记得那是我刚懂事不久,唐雎他爸带我和唐雎去的,当时点了海参烧蹄筋、葱烧海参、乌鱼蛋汤、焦熘肉片、蟹黄豆腐,味道至今难忘,反而长大后再没有来过。”

  马冠福意外的问,“这么说你没尝过一鱼四吃?”

  “没有,不过今天算是弥补了遗憾。”

  “那你可得好好尝尝~”

  趁着后厨备菜的时候,林剑拿出了装有靖康钱的锦盒摆在桌上,“贺冰老师,您上眼~”

  刚才出来之前,贺冰已经跟他交易了那对儿景泰蓝灯座,按照之前谈好的价,9万块成交!

  不过那只是个开胃菜,硬菜在后头,贺冰今天就是为了这套靖康钱来的。

  打开锦盒,还很讲究的拿四道菜,色香味个个不同,到现在都是致美楼的看家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