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一次成功的炒作(上)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丹尼尔不置可否地点点头。

  “库萨,你有没有想过,在投放物料的时候,我们应该做一下细分,你懂我的意思么?”

  库萨似懂非懂,示意他继续说。

  “比如这则新闻如果生罗伯特·贝鲁尼,或者汤姆·汉克斯身上,”前者今年刚刚拿下了奥斯卡影帝,而后者则称雄好莱坞,“如果生在他们身上,那么新闻的焦点就在演员本身,他为何胖,为何瘦,里面有没有什么让人感兴趣的八卦和轶事。但是生在我,一个一文不名的新演员身上,焦点如果放在我身上,哪怕是《校园蓝调》身上,都不够吸引人的关注,有谁会想知道那个不认识的演员的前世今生?”

  “我好像有点懂了,你的意思是——我们应该专注于,恩~”

  “减肥!”

  丹尼尔站起来在白板上画了三个圈圈。

  他在第一个圈里写个“y”,“年轻人,布莱恩说过,美国实在有太多比利了,肥胖困扰了很多年轻人,这让大家有可能会对一个只有十九岁的人如果减掉几十上百磅感兴趣。这对那些想要有完美身材的男孩子,也是一种吸引和激励。”

  他在第二个圈里写了“F”,“肥胖者,这个和第一条不一样,可以加一点健身和运动的经验在里面,比如橄榄球就不错。单纯地推送给那些想要减肥的群体。”

  最后一个圈,“g”。

  “女孩,永远不要低估女孩的力量,她们有男朋友,有父母家人,也有——闺蜜?是这么说吧?每一个女孩都意味着数个潜在的观影者。而显然减肥后的我对这些女孩有些吸引力,未免是我过于自恋,这个可以由你来判定,库萨。”

  在十几年后,大数据方兴未艾的时候,对固定人群的推送依旧要依靠营销策略。

  事实上,比如《校园蓝调》,它的宣传肯定是充满活力,充满浮夸的煽动的,因为电影的受众,那些年轻人吃这套。而人们往往会在ImdB上看电影的年龄层数据,这部电影在2o到3o岁层级的评论是什么,以此来确定它大概合不合自己的口味。

  但显然,在炒作上,人们还不怎么会用这个招数。

  “难以置信,”库萨沉默了好一会儿,眼神复杂地看着丹尼尔,“你在这一道上居然也天赋惊人。”

  “不不不,我只有偶的灵感,库萨,你才是专业的。”

  这倒不是他谦虚,确然如此,能够赤手空拳成为caa经纪人的库萨,在这些事情上绝对天赋卓越。

  “我得赶紧和埃隆联系,丹尼尔,你让我对未来的信心更足了。”

  库萨站起来,一边走一边转身说道。

  库萨并未和福克斯的人详述这套理论,事实上在短短时间内,他已经意识到丹尼尔说的这套理论的价值。

  天啊,如果你要卖东西,你就需要它。

  粗暴的默认,懵懵懂懂的选择人群,这是现在普遍的现状。

  一套头脑清晰的、有数据依据的的细分娱乐圈信息推送理论,库萨都能够想象caa会对它感到多么惊喜。

  至于这会不会让好莱坞更加虚假,库萨并不担心,好莱坞难道还能更加虚假么?

  埃隆第一时间认可了库萨的灵感迸。

  丹尼尔当然不会介入这些“阴暗”的操作,不管是对于行内人还是行外人,丹尼尔都必须这么说。

  一切都是狡猾的库萨的计策。

  宣传策略的调整非常迅,这体现了福克斯强大的执行力。

  在女孩杂志上,在减肥论坛上,在男孩有兴趣的体育娱乐报刊上,丹尼尔的照片和新闻频繁出现。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