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章 秦琼赠金第1/2段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半年就过去了。叔宝是个孝子,当初奉差到潞州,认为一个多月就可以回家,想不到事情千变万化,接连发生了很多事情。现在已经过去一年半了,还不能回家侍养老母,难道在秦琼在帅府就乐不思蜀,把老母就置之度外了?可怜他思念母亲的心情,时时刻刻都没有停止过。秦琼明白一个道理,他心里是这样想的:“我如果是来幽州探亲,住的日子长了,说老母年岁大了,很好告辞。我却是充军发配来到这里,幸亏遇到姑爷在这里做官,还提拔了我,如果我要告辞,老人家是个性情中人,能心甘情愿的放我回去吗?他如果说道:‘现在我老夫在此为官,你回去就回去了,如果不是我老夫为官,你也回去么?’到那时想回也回不去了,又失了他的宠爱。”秦琼不是现在才这样想,自从来到幽州就想过这事了。因为和表弟经常在一起练武,关系很好,秦琼时常央求公子对姑母说,想让姑母在姑爷面前吹吹耳边风让他回去。可是公子更是少年心性,他如果不喜欢这个人,就会一刻也容不了他。因为和表兄是英雄相聚,意气相投,舍不得表兄离开,就是父母要让他走,说不定他还会在中间阻挠,怎么肯替他说话呢?不过随口骗秦琼:“前天晚上我已经对家母说了,父亲说就在这几天打发兄长回去。”秦琼也不好对问,不知不觉几个月又过去了。
直到仁寿三年八月间,有一天罗公来到书房中,想考考二人的学问。此时公子还没有梳洗,罗公忽然抬头,看见粉墙上写着四句诗,罗公认得是秦琼的笔迹。原来叔宝因为想家乡想得太厉害了,一天酒后,偶然在墙壁上写了这几句。罗公认为这是秦琼真实心情的表露,看了诗以后心里很不痛快。诗是这样写的:
一日离家一日深,独如孤鸟宿寒林。
纵然此地风光好,还有思乡一片心。
罗公不在等着和二位公子相见了,转身又回了后堂。老夫人迎着说道:“老爷去书房考较孩儿学问,怎么匆匆又进来?”罗公叹道:“人家的儿子不中养,养成了还是人家的儿子。”夫人说道:“老爷为何说出这样的话?”罗公说道:“夫人,自从令侄来到幽州,老夫看待他和自己的儿子一样,并没有亲疏之分。我的意思是等待边廷有事,让他出马立功,然后表奏朝廷,封他一官半职,好衣锦还乡。没有想到令侄不但不领我的情,反而怨恨我。刚才我到书房中去,墙壁上写着四句诗,总是思乡意思,我把他留在这里反而落了不是。”夫人听说以后眼中落泪,说道:“我那兄长去世太早,家嫂又寡居异乡,只有这么一个儿子,如今出外多年,举目无亲。老爷现在提拔他,最多是当个一品官,不如叫他回家看望母亲。”罗公说道:“夫人的意,也是要让令侄回去吗?”老夫人说道:“老身早就有这个想法了,一直没敢说。”罗公说道:“夫人不要伤心了,现在就打发令侄回去。”说完,就吩咐下人准备饯行酒。又传令出去,在营中要一匹好马,并配上走远路用的鞍桥,然后送进帅府。罗公来到自己的书房,叫书童到前边书房里跟秦叔宝讲:“叫秦叔宝把去年放在潞州贮库的东西开一个详细的单子,我好写信。”那时候蔡建德还在潞州任上,正好打发秦琼到那里去取。
童儿来到书房中说道:“秦大叔,老爷的意思,打发秦大叔往山东去。让你把放在潞州贮库的东西,开一个详细的单子,老爷要写信。”公子进里边来对叔宝说了,叔宝欢天喜地。公子说道:“快把潞州贮库的东西开了细帐,叫兄长自己去取。”叔宝急忙取出一只竹简,写得很明白。书童拿着交给了罗公。罗公写了两封书信:一封是给潞州蔡刺史的,让秦琼取行李;一封是举荐秦琼到山东道行台来总管衙门的荐书。酒席已经准备好了,罗公对书童说道:“请秦大叔出来饮酒。”秦琼来到前厅,老夫人指着酒席说道:“这是你姑爷给你准备的践行酒。”叔宝哭着跪在地上拜谢。罗公用手把秦琼馋了起来,说道:“不是老夫让你留在这里受委屈,我是想等你在边廷立功,得个一官半职再回家乡。想不到现在边庭很安静,不能如我所愿。你的姑母说:‘你的母亲年龄大了。’我现在打发你回去。这两封书信,一封书信是到潞州蔡建德取鞍马行李;一封书你到山东送给山东大行台兼青州总管,姓来名护儿,我与他的父亲是好朋友。现在镇守一方,举荐你到他标下去做个旗牌官,等以后立了功也能要一匹好马,并配上走远路用的鞍桥,然后送进帅府。罗公来到自己的书房,叫书童到前边书房里跟秦叔宝讲:“叫秦叔宝把去年放在潞州贮库的东西开一个详细的单子,我好写信。”那时候蔡建德还在潞州任上,正好打发秦琼到那里去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