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章 新得宝儿第2/2段
天生神物不寻常,弓箭如何得中伤。
好笑君王不思忖,翻叫波浪溅衣裳。
炀帝被风浪扑面卷来,吓了一跳,站立不稳,慌忙与萧后、众夫人进入殿中躲避。炀帝说道:“这鱼虽然很大,不过还是一条鲤鱼,又没有成龙,怎么能作这么大的风浪?”萧后说道:“这鱼虽然没有成龙,一定是个龙种,决非池中之物。”炀帝说道:“朕刚才箭刚刚发出去,风浪就起来了,也不知射没射着?萧后说道:“如果是射着,决不可能起这样的风浪。”炀帝说道:“先前杨素曾劝朕杀了它,避免以后有风雷之患,朕没有听,没想到今日果然应了他的话。”众夫人说道:“纵然是龙,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何足介意!”大家又谈论了办天,波浪方才平息。
炀帝经这一吓,也没有兴趣上山游玩了,又同萧后、众夫人上龙舟摇回北海。才登上南岸,只见中门使段达俯伏在地,手里捧着几道表文奏道:“边防有紧急表章,臣不敢耽搁,谨请万岁定夺。”炀帝笑着说道:“当今四海承平,万方朝贡,有什么紧急事情,要这么大惊小怪!”就叫人取上来看。左右慌忙先将第一道献上。炀帝拆开一看,上写道:“为边报事:弘化郡以至关右一带地方,连年荒旱,盗贼蜂起,郡县不能抵御。请万岁早发良将,剿捕安民。”炀帝说道:“天下如此太平,怎么还有盗贼!这都是郡县官员假捏虚情,后来平复了好冒功请赏。”萧后说道:“这样的事,虽不可全信,也不可不信。陛下派一员能将去剿捕就行了。”炀帝取第二道表文来看,却是吏、兵二部“为推补事:关右一十三郡盗贼生发,郡县告请良将。臣等共同推举卫尉少卿李渊,此人才略兼备,善于用兵,可以任命他为弘化郡留守,领兵剿捕盗贼,请圣上定夺”。炀帝看了,就批旨道:“李渊既然有才略,就任命为弘化郡留守,总督关右一十三郡兵马,剿除盗贼,安顿民生,立功以后另行升赏,该部知道。”炀帝批完,就发给段达。因为是边防紧急事务,段达不敢耽搁,当时就命令跟随人员传给吏、兵二部去了。
炀帝才批完,猛然想起李渊,当初伐陈时,他坚决杀了张丽华,一点都不给自己面子。况且此人是陇西人,又姓李,恐怕应了天文与谶语,怎么能给他兵权?炀帝心中犹豫不决,想要追回成命,可是圣旨已经批了;想要改任一人,一时又没有良将。也是天意有定,炀帝正踌躇未决,段达忽又献上一道表来。炀帝慢慢地展开一看,却是长安令献美人的奏疏。炀帝见了,心里一高兴,就连李渊的事情都忘记了。就问段达:“既然是献美人,美人又在哪里?”段达奏道:“美人现在西苑外,没有圣旨,不敢擅自进入。”炀帝立即传旨宣她进来。一会儿,那美人进了西苑。那美人见了炀帝与萧后,慌忙轻折纤腰,低垂素脸,俯伏在地。炀帝将那美人仔细一看,真是长得娇怯怯一团俊俏,软温温无限驻骚,比那些脂唇粉面,大不相同。有诗为证:
浣雪蒸霞骨欲仙,况当十五正芳年。
画眉窗下骄新月,掠鬓风前斗晚烟。
桃露不堪争半笑,梨云何敢压双肩。
更余一种憨呆态,销尽人魂实可怜。
炀帝见那女子长得十分娇媚,满心欢喜,就亲自用手将她扶起,问道:“你今年十几岁?叫什名字?”那美人答道:“妾姓袁,小名叫做宝儿,今年才一十五岁。妾家父母听说万岁选御车女,所以将贱妾献上,望圣恩收录。”炀帝笑着说道:“放心,放心!决不退回。”就同萧后带着宝儿,直接来到十六院。众夫人见炀帝新收了宝儿,慌忙摆酒宴来祝贺。大家又吃了半夜,单送萧后一人回宫。炀帝就留在院中和宝儿一起睡了。原来宝儿年纪幼小,还不谙风情,与炀帝办事,经不起蜂揉蝶采,做尽了百般娇怯。炀帝满心畅快,愈加怜惜。第二天起来,就赐她为美人。从此以后,炀帝行住坐卧,都带袁宝儿在旁边伺候,倒有十分宠幸。宝儿却没有一点恃宠的意思,整天只是憨憨的耍笑,也不骄人,也不作态,炀帝更加爱她。就是十六院夫人,也都喜欢她温柔的样子。炀帝又叫乐人教她歌舞吹唱,她也非常聪明,一教便知,一学就会。没过多久,无论是唱歌还是跳舞,比众美人更觉得有几分轻扬婉转。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