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漫天要价第2/3段
三个跟班听得瞠目结舌:卧槽?!都这么阴毒的嘛?
他们暗暗庆幸:还好正式踏上职场之前,自己能先跟着顾哥混。要是没有这些历练,以后出去被谁坑了都不知道。
当顾哥对手的家伙,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敲打过后,顾辙才开始分析干货:“我觉得,他们现在这阵仗,既重视,又紧急开会稳住我们,肯定是要买我们的授权了。现在开会,肯定是在商量具体的交易方式、想压我们的价。
我一直防着他们产生‘原来这种新材料就是捅破一层窗户纸的事儿、我上我也能研发出绕过现有材料、找到同类但性能也达标的材料’的自大心态。
一旦这种心态产生,对材料发明卖上好价钱是非常有害的。尤其有机高分子领域,这种事情太多了。工业材料其实还不算重灾区,最重灾区的是生物制药。
很多有药效的有机物,再稍微加点化学键、挂个支链,药效还是能达到的,但是却绕开了原有化合物的专利,再吹嘘一下这个新挂的支链有独到的效果,就能申请成功了。
所以,我才那么注意保密,要充分利用法定的保密期限。不能立刻申请公开、并进入实质审查阶段。只靠现场演示让他们看疗效、原理层面先留一手。”
顾辙说的那些行业内幕,徐嵩林静静他们原先是不懂的,但最近跟着顾辙混,也学了一些案例,才勉强跟得上思路。
举个最经典的例子,在制药领域,古人其实就知道“嚼柳树皮能治头痛”,只是不知道里面的有效成分是水杨酸。
20世纪初,总算有科学家分离并验证了水杨酸的药效,但水杨酸毕竟会伤胃,有副作用,所以最好把它的酸性去掉。这就有拜耳制药发明了乙酰水杨酸、也就是阿司匹林。
但实际上,当阿司匹林的配方公开之后,其他厂家都想方设法把“乙酰”这部分改掉,搞个其他各种依然有药效的水杨酸化合物。
并且想方设法找论文论证“这种水杨酸的新化合物在减少副作用方面另有效果”,就把阿司匹林渐渐绕过去了。
而医药领域之所以最重灾区,是因为药物的效果是很模糊的,生命太复杂,有没有其他效果完全是学术游说和造势的结果,谁拉拢的学术权威多谁有理,根本说不清真理。
好在,顾辙唯一指望的,就是专利法给他的合法保密期。
如前所述,专利制度的本质是“国家用保护,来换取研发者对原理的公开”。你要被保护,就要彻底详尽地公开原理,让别人可以“模仿你的研发思路,去尝试其他研究”。
但是这种公开,也是有时间差的——
根据我国专利法第35条:“发明专利申请自申请日起三年内,xx部门可以根据申请人随时提出的请求,对其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申请人无正当理由逾期不请求实质审查的,该申请即被视为撤回。xx部门认为必要的时候,可以自行对发明专利申请进行实质审查。”
用人话翻译一下,就是一旦申请实质审查,发明的全部技术原理就会向全社会公开、谁都能查询。而只要不申请进入实审、国知局也没专门盯上你非要主动给你实审,你就能保密一段时间。
实际司法操作中分是水杨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