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奋六世之余烈……第1/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要说春秋战国百家争鸣,在当时最受欢迎,也是最为牛逼的是哪一家?

  不是儒家。

  也不是道家。

  更不是墨家。

  而是法家。

  是的。

  法家在春秋战国时期,几乎每一位代表,他们都改变了一个国家,甚至是一个时代。

  魏国的李悝是。

  韩国的申不害是。

  再到去了秦国建功立业的商鞅。

  当然。

  还有后面的韩非子,李斯,同样出至于法家。

  至于更前面的,管仲,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甚至连吴起,他也是法家的代表人物。

  只不过因为吴起帅领的魏武卒太过于牛逼,很多人将他当成是兵家。

  但事实上。

  吴起却是通晓兵家,儒家,法家……集无数才学于一身的先贤。

  可以说。

  正是因为由于他们的出现,才令某些国家走向富强。

  而秦国,也因为商鞅,才有了统一天下的基础。

  “公孙鞅原本是卫国人,后来去了魏国,投奔到了魏国大臣公孙痤的门下。公孙痤年老病重时,便向魏惠王推荐公孙鞅。说公孙鞅年轻有才学,以后可以将魏国交给公孙鞅管理。并且说,如果你不重用公孙鞅,那就应该将公孙鞅杀掉。要不然,公孙鞅被其他国家得到,对于魏国就是巨大的威胁。”

  “只是可惜,魏惠王觉得公孙痤说话太过于令人无法相信,便没有采纳公孙痤的话。再加上当时魏国非常强大,人才济济,也就没有重用公孙鞅。后来公孙痤就对公孙鞅说,你赶紧离开魏国吧,要不然魏王会杀掉你。但公孙鞅却摇头说道,既然魏王不重用他,自然也不会杀掉他。所以并没有离开魏国,直到,当公孙痤去世之后,公孙鞅仍是没有得到重用。心灰意冷之即,正好秦国的秦孝公发布招贤令,于是他便从魏国来到了秦国。”

  “公孙鞅非常佩服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所以在前往秦国的时候,公孙鞅唯一带的就是李悝的《法经》。并且,他托人找关系见到了秦王。刚开始,公孙鞅向秦孝公讲解王道,帝道,秦孝公听了直打瞌睡。后来,公孙鞅不再讲王道帝霸,而是跟秦孝公讲起了霸道。一下子,秦老公来了精神。过了一段时间,公孙鞅又向秦孝公讲解国富民强之道,至此,秦孝公知道公孙鞅是个人才,开始重用他。”

  秦孝公就是秦献公的儿子。

  与他的父亲不一样。

  秦献公采取的是与魏国强势的策略。

  虽然这样的策略确实让魏国没有找到秦国太多的便宜。

  但秦孝公继位之后,他却是清楚的知道秦国的国力。

  他明白。

  继续与魏国打下去,以秦国的实力,只能完蛋。

  此前一直与魏国打,那完全是打仲脸来充胖子。

  所以。

  他极需一个像魏国的李悝一样的人物,对内实行变法,进而让国力强盛。

  此时的公孙鞅,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物。

  “随后,秦孝公采用了公孙鞅的策略,开始在秦国变法。变法的初期,基本上是延用了李悝在魏国的变法。甚至是法律条纹,也是以《法经》为蓝本。不过,在变法不断的推进,公孙鞅对于变法又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改革。”

  “这个改革除了继续了李悝对于贵族的打压,取消世袭制之外。公孙鞅还对军事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革,他在军事这一块颁布了二十等爵。并且规定,只要取得战功的,那就可以按着这样的规则进行领取爵位。而战功靠甚么获得,那就是靠杀人。只要在战场上获得敌方一人的首级,那就可以获得一级爵士,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杀两人,获得的爵位与奖赏更高。与之同时,只要士兵在战场上杀得敌人越多,不只自己能得到奖励,家人也可以得到奖励。甚至,如果家人有是囚犯的,还可以得到释放。家里人有是奴隶的,还可以获得平民的身份。”

悝一样的人物,对内实行变法,进而让国力强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