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皇后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娘,您可有过一种感觉,明明两人是初识,却好似上辈子便以了解一般。”

  二夫人懵,“笙笙,你与陛下相识?”

  “女儿至今从未踏出府门半步,陛下也是初次来我们崔府,如何相识。可见到陛下的第一眼,女儿却好似见过他一般,甚至有种对他很熟悉的感觉。娘,陛下想封我为后。”

  二夫人:“……”

  “女儿是愿意的。”崔怡靠在母亲怀中,“娘,女儿心疼。”

  “可是哪里不舒服?”二夫人焦急的问道。

  “不,不是。”崔怡摇头,“就是看到陛下,女儿觉得人生都圆满了,那种说不清的酸涩感和喜悦,让女儿止不住的想哭。”

  事实并非如此,可她对韩镜的话是深信不疑的。

  虽然她并不认识韩镜,至少在今日之前并不认识。

  可阖府上下,无人知她最喜欢桂花茶,平日里她和雨前龙井比较多,房内的丫头只觉得她最爱的是龙井。

  也无人知她最喜翠竹,平时的绣活多是些兰草青莲之类的。

  她倒不觉得有什么不对,只是自己平日里喜欢的,完全没必要大张旗鼓的告知别人。

  若非前世便以相识,他如何知道这么多。

  二夫人心里却百感交集。

  无论如何都想不到,女儿居然能一飞冲天。

  “二夫人,老爷和大老爷在前厅等候,请您过去议事。”门外,是她的贴身嬷嬷。

  二夫人拍拍女儿的肩膀,“你且好生休息,娘去去就来。”

  “是!娘慢走。”

  来到前厅,除了两位老爷,大夫人也在这边,唯一的晚辈便是崔衍。

  “婶娘。”崔衍向她见礼。

  二夫人走到丈夫身边坐下。

  “陛下临行前告知衍儿,要封笙笙为后。”大老爷表情看不出喜怒,“在笙笙及笄时会有天使来宣旨。大婚日或许会放在二十岁,须得等到大秦皇宫建成。”

  二夫人微楞,“可笙笙今年还未满十四岁。”

  这般年纪便定了亲事,虽说不妨碍什么,可二夫人已经开始舍不得了。

  尤其大秦京都还是在北地,距离汉州路途遥远,日后想见女儿一面都万分艰难。

  “还有六年时间,笙笙早晚都要嫁人的。”二老爷心内也不是滋味,“想来陛下是真心喜欢咱们笙笙,否则天下女子何止千万,我崔家还是前朝侯爵,断不会找到笙笙的。”

  二夫人没说的是,陛下的喜欢,又能持续多久呢?

  离得近了尚且能偶尔进宫看看女儿,如今这千里之遥,他们也爱莫能助。

  崔衍倒是知道的不少,“父亲,叔父,不如等长安城建成,我们一家搬到北地去,天子脚下,总能最先得知笙笙的消息。”

  “可是我们崔家的基业都在汉州,贸然离开,恐有不妥。”大老爷年纪大了,难免故土难离。

  二老爷沉思良久,咬牙道:“大哥,不如咱们就分家吧,倒是我带着他们去长安城。”

  老太爷和老夫人早几年便相继离世,按理说他们兄弟俩早该分家了。

  之后碰到前朝覆灭,此时就此耽搁下来。

  也是兄弟俩感情不错,大嫂也不是那等刻薄之人,方才没有闹出不愉快。

  “小叔,你这是说的哪里话……”大夫人皱眉。

  二老爷抱拳,“多谢大嫂这几年的照拂,只是分家也是早晚的事。大哥,弟弟我也不和您客气,家中的产业这些都属于长子,大哥只需多给我一些钱财便好,其他的东西我们都不带。”

  大老爷沉默。

  倒不是舍不得银子,而是舍不得兄弟。

  真要分家,那便是一南一北,日后再见,实属不易。

  崔衍知晓父亲的想法,笑道:“父亲,接下来几年,大秦会在天下各州府郡县设立学堂,天下学子凭自身能力,从私塾入县学再如府学,直至太学,而大小科举都需返回原籍。自古以来,京都乃天下政治、经济的汇聚之地,其繁华程度远非其他州府可比。如今我们早些过去,说不得能将取得长安户籍,日后总归是比呆在汉州要方便得多。且天子脚下,先生的授课水准也绝非州府能相提并论的,以后您的孙子也不用再千里迢迢返回汉州科考。”

  儿子的话在理,想到孙子,大老爷不免心思浮动。

  “您与二叔兄弟情深,若二叔带着婶娘去了北地,恐怕此生您与二叔都再难相见了。”

  大老爷看向弟弟,“此时容我再想想。”

  **

  韩镜回到汉州的皇宫,和胡言商量了几日政事,趁着还有些时间,带上亲卫赶往北地。

  年下二十八,韩镜方才抵达霸州。

  “这么快?”见到儿子,秦鹿招呼人上前取暖。

  韩镜来到母亲身边,靠在火炉旁,暖意很快蔓延全身。

  “南楚那边只要打开关口,其他地方无需顾虑,有时还不等我们行动,那边已经开城纳降了。”他看着母亲从里边扒拉出一块红薯,也不嫌弃脏,拍掉表层的碳灰,撕掉表皮吃了起来,烫的他嘶嘶抽气。

  “您媳妇马上十四岁了,两年后及笄,我就让人去把婚事定下来。”

  秦鹿:“你小子,动作倒快,小姑娘长什么样?”

  “母亲喜欢的样子,温柔美丽,仪态举止大方得体,读过书,中馈肯定没问题。就算之前不会,我说要娶她,她的母亲也会开始教她的。”

  秦鹿托腮看着儿子,一转眼,曾经那个脏兮兮的小孩子,已经长成了帅气的大小伙子。

  唉,岁月不饶人呐。

  累不至于,儿子几乎是她放养的,聪明懂事,很少让她操心。

  不过,秦鹿仍旧很有成就感。

  韩镜注意到母亲的视线,早就能做到淡定自若了。

  只要他的脸皮够厚,母亲就刺激不到他。

  “娘,皇宫那边到哪里了?”

  “高台还没有完全建成,主要是石料的运输和打磨耗费时间,这个起码也要三年,其他的木料早有准备,只等高台搭建完成,就能直接上手使用。”

  秦鹿心里也惦记着,“按照时间,最快也得四五年。”

  “这样也好。”韩镜道:“各地州府的私塾也开始筹备,南楚那边明年下半年想必就能开课。天下一统,明年上半年主要统筹一下各地的教书先生一职,先生那边可有行动?”

  “忙着呢,现在可没空搭理你。”秦鹿抱着黑猫,躺在躺椅上,“霸州的作坊明年就能用,他在整理书籍,忙的脚不沾地。先生的考核录用,过完年再去寻他。”

  “行吧。”韩镜没意见,今儿腊月二十八,进城的时候就已经感受到了浓浓的年味,“娘,齐征那边呢?”

  “有书信,今年不回来,那边风雪太大,赶路不安全,明年开春再说。”

  韩镜点点头,“我听娘说过,那边地广人稀,那么大的一块地,我们该如何处理?”

  “暂且不急,生孩子也得给老百姓一个时间,总不能今晚怀上明天就生。”秦鹿忍俊不禁,“明年看看调集一些百姓迁徙,慢慢发展,治大国如烹小鲜,急不得。”

  韩镜倒是不着急,心里也有自己的考量,他就是想和母亲多说说话。

  再加上母亲有很多的治国理念太过超前,韩镜总有不懂的地方,多问问总没错。

  若是按照他早些年的想法,何必要全国各处兴建私塾,若是人人都读了书,治理起来可就麻烦了。

  朝廷的安稳,和百姓的愚昧不能划等号,可愚昧的百姓更好管理。

  奈何母亲不这么想,她觉得人人都有读书的权利。

  若全天下百姓都开智启蒙,可不容易糊弄。

  韩镜有一点好,哪怕不认同母亲的想法,只要母亲能说服他,他就会去做,也会试着接受。

  殿外,白雪覆盖大地,之前攻打北黎时,已经感受到这千里之遥,他们也爱莫能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