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内帑存银,摆驾工部第2/3段
听闻崇祯要驾临工部,消息传到后,薛凤翔就一点也不敢耽搁。
朝堂之上崇祯难得一见的狠辣面目,还历历在目。
龙辇刚到,王承恩就远远看到等候在工部外的大小官员,一字排开等候天子驾临。
王承恩挥挥袖子,示意仪仗停下。
薛凤翔快步上前来迎。
一路上。
朱由检也在心中盘算明末的大致情况,首先众所周知的是京营糜烂,辽东尚可牵制女真,但仅限于牵制。
并且每年需朝廷负担沉重辽饷,以至于崇祯朝廷逐渐不堪其重,逐年摊派征税。
到崇祯朝真正的后期,各类税目之繁杂,提前征收之数量,堪称历史奇观。
如果想要彻底解决辽东之患,归根结底就是要解决女真。
鞑子一日不除,则外患一日不休。
眼见工部已至,为了印证华夏图书馆中米涅步枪能否在现阶段被生产出来,朱由检也不惜亲自跑一趟。
“微臣不知陛下亲临工部,怠慢之处还请陛下海涵。”
朱由检不是来听薛凤翔说这些客套话的,近日来此目的只有一个,敲定米涅步枪生产。
“薛凤翔,朕且问你,而今大明火器制造在何处?还可堪一用啊?”
朱由检此话一出,薛凤翔一时间有些愣住了,好端端的怎么陛下今日大老远的跑来工部就为了这点小事?
大明的火器生产其实从很早之前就开始了,最早可追溯与洪武年间,在永乐朝时定下规矩,由皇家管辖,统一于王恭厂内生产后派发兵部。
这个制度原本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坏就坏在了在明朝时期,大明匠人可是贱籍,能攒下些小钱或头脑灵活些的工匠。
大多都凭关系脱籍,而留下的自然也就剩下些老弱病残。
加之经费日渐稀薄,明末之京营神机营火器军那“十铳之中,仅有六七铳发出;六七之中,仅有二三中耳。”
导致后期神机营在面对满清高机动的骑射部队的冲击时候,往往都是溃不成军,一触即逃。
尽管来工部任职时日不多,薛凤翔却也算得上称职,用仅存的经费修缮京师境内水利不说,还派出工匠指导直隶境内农田水利设施。
可对于王恭厂的情况,薛凤翔一时间也是支支吾吾说不出话来。
朱由检见此情形便心中暗道一声,要坏。
便直言说道:“朕看你这工部尚书也算尽职尽责,可怎连你都不知朕大明火器之核心现状如何,这如何让朕放心呢?”
薛凤翔闻言也是冷汗大冒,身后随从数人也心惊不已,见薛凤翔马上要跪地请罪,也是纷纷跪地大呼有罪。
朱由检不愿再多耽误时间。
摆驾王恭厂。
其余人等连忙跟上,薛凤翔走之前还招呼人先行一步去王恭厂打探一番,要是皇爷驾临看到不该看的东西。
他可吃罪不起。
然而由于传话小吏无马不说,又瞻前顾后不知该如何是好,竟然慢了一步,龙辇仪仗都到了,他才气喘吁吁的远远瞧见。
&人可是贱籍,能攒下些小钱或头脑灵活些的工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