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称王影响第3/4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他又是初期和黄衣贼有很深矛盾的人,绝对不会是黄衣贼的细作。

  “陈师爷,你有什么事情吗?”

  陈成仁双手哆哆嗦嗦,递上来一张报纸。

  “大人,这是商人带回来的报纸,黄,黄,黄衣,黄衣贼头领苏河称王了。”

  侯恂本来还一副淡定的模样,好似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

  听到苏河称王的消息,侯恂突然间站了起来,直接伸手抢过陈成仁手中的报纸。

  侯恂看完之后,绝望的情绪不断弥漫在他的脑海中。

  他知道这个消息传递到京城,崇祯皇帝肯定会暴跳如雷。

  不顾湖广现在的兵力,会让他们立刻就进攻黄衣贼。

  军事失败之后,崇祯皇帝才会冷静下来,认识到明君与黄衣贼的重大差距。

  但那时已经损兵折将,本来就弱小的明军,会变得更加弱小。

  侯恂知道即将会发生什么,他却没有办法阻止。

  但为了自己,也为了大明。

  他毅然选择写题本上奏崇祯皇帝,不要轻易开启战端。

  侯恂也希望崇祯皇帝有一定的定力,不要直接与黄衣贼开战。

  争取一些时间,让左良玉、尤世威等人,可以整合湖广本地的军队。

  ………………………………

  李自成在山林中穿行,他看着自己身后,比之前多很多的部队。

  山西这里穷苦百姓非常多,他通过裹挟的办法,队伍能快速扩张。

  老营作为尖刀和督战队,驱赶这些青壮进攻官军。

  优胜劣汰,能存活下来的兵,都是有一定本事的精兵。

  李自成看到舅父高迎祥走过来。

  “舅父,你看看咱们逃出陕西那穷苦地方,才能吃香的,喝辣的。

  二王想要留在陕西,他们一个被明军抓住,送去京城被千刀万剐。

  另一个走投无路,不知道逃到哪里,估计也要完蛋。

  我们跳出陕西这个牢笼,山西这里的明军很弱。

  几只小股起义军,联合起来都能打败山西的明军。

  其中最有名的队伍,就是张献忠那支队伍。

  那小子一看就是野心勃勃的人,我们现在趁他势弱,把他的部队吞下。”

  “前几天,我还准备吞下这些人,壮大我们的实力。

  现在不行了,我们有更重要的目标。

  必须要团结其他人,暂时不能内讧。”

  高迎祥说完,掏出来一张较为新鲜的报纸。

  “抓住一个商队,他们货物中有许多报纸。

  最新的一期,关于汉中苏河称王的报道。”

  李自成从舅父手中接过报纸,他看完之后一拍大腿。

  “太好了,苏河称王的时机太好了。

  苏河称王,大明朝廷肯定无法容忍。

  他称的那个王,和我们可不同。

  有苏河在前方吸引明军的兵力。

  我们就可以趁机扩大队伍,偷袭明军的后方。”

  高迎祥开始只想联合多只起义军,打下来一座大城。

  他们军中的粮食越来越少,只有大城市的存粮,才能弥补军队的消耗。

  听到侄子李自成这么说,高迎祥意识到,他应该有更大的目标。

  苏河在前方吸引明军注意,他们攻击明军后方。

  也许能趁着这个机会,占下一大片地盘。

  他也像苏河那样,成为有大片地盘的真正王爷。

  “侄儿,你说我们进攻哪里,山西太原怎么样?”

  李自成摇摇头,道:“舅父,山西这里不行。

  山西粮食产量不足,本地的粮,都养活不了本地人。

  我们占领山西,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

  我的意见是向南进攻河南,那里人多。

  我们能拉起更大规模的队伍,河南也非常富裕。

  特别是河南的粮食非常富足,能养活我们的军队。

  明军从湖广陕西等方向进攻苏河。

  河南这里就是大后方,防守肯定会空虚,有我们趁虚而入的机会。”

  高迎祥听完李自成的分析,立刻召集所有将领议事。

  在闯王的队伍中,达成一致意见。

  高迎祥又以闯王的名义,召集山西这里其他的义军。

  他要联合众多义军,一起南下进攻河南。

  只靠他们这支部队,根本拿不下河南,很容易被官军围剿。

  多支义军四面开花,让明军疲于奔命。

  闯军才能找到机会,给予明军致命一击。

  ………………………………

  沈阳。

  范文程接见晋商的代表。

  “你们范家这段时间运来的粮食和武器太少了。

  下次再运不来足额的粮食和武器,我就把机会交给其他家。

  告诉你们家主范永斗,与我们大金合作的晋商,可不止介休范氏一家。

  看在五百年前都是同一个祖宗的份上,我给你们范家一些机会,不要不识好歹。”

  “大人,我们也想运来更多的粮食和武器,现在真的没办法。

  朝廷本来支援湖广和陕西,让他们应对黄衣贼,征调很多地方的粮食。

  崇祯皇帝下达铸炮的命令,官员们又调走几倍于铸炮数量的铁。

  现在黄衣贼头领称王,肯定会触怒崇祯皇帝。

  大明朝廷会抽掉更多的粮食和铁。

  必须要团结其他人,暂时不能内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