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一袋杂粮第2/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沈素在旁赞赏地点点头,用她的小丫头嗓子帮腔道:“说法要明明白白!

  刘爱红是村里的老师,一向受到村民的尊敬。现在她不提医药费,只讨说法,村民听了纷纷附和。

  老村长一跺脚,知道今天这事儿是已经抹不过去了。再不解决,村委会门口只会越闹越不好看。

  他也知道,牛蛋妈是断然不会出这笔医药费的。好在现在村里还是集体分配制,作为村长他有权调度。

  当下就说:“我看这样吧,我这里先拿出一袋杂粮。等到年底时再从牛蛋家的工分里扣,就算溪娃子医药费。”

  为什么老村长拿粮食,算是牛蛋家出的医药费?

  工分又是什么?

  沈素听不明白,小声问梁溪。

  沈素不明白,梁溪却明白。

  现在是1988年。全国大部分的农村已经实行了俗称“包干到户”和“包产到户”的家庭联产责任承包制。

  但是峨眉山这里,因为村子小,土地少,出产本不丰富。大家习惯用了几十年的集体分配制,至今仍在沿用。

  所谓集体分配制,简单来说,就是村里的土地,大家一起种,种出来的粮食,大家一起分。

  粮食不是今天种了,明天就能收的,所以在每年粮食成熟收获之前,村民的劳动就只能以记工分的形式支付报酬。

  村里有专门负责发放工分的人,决定某项劳动值多少工分。梁牛蛋他爸是生产队副队长,就是负责这个的。

  还有会计和专门的计分员负责登记工分,每天还要在村委会的黑板墙上,用粉笔写明每个人的工分进行公示。

  村里的粮食收获后,首先要上交国家。剩下的部分,就由村里分配给每家每户,作为第二年的口粮。

  村民凭借自己一年到头积累的工分来领口粮。

  比如刘爱红,身为村小教师,每年是拿全额工分。一天10分,一个月300分,一年就是3600分。能领到大米混杂粮共计四五百斤。

  这时候,农村里除了口粮,菜油、猪肉和做衣服的布料,每年每人只有一点国家定量的分配。比如成年人,一个月能领二两猪肉,未成年的孩子能领一两。成年人一年有一丈二的布料可领,小孩子就只有六尺,甚至四次。

  所以,如果想多吃点油荤,多做两套衣服,就需要用工分去换肉票、油票和布票,再自己进城凭票证购买。

  有的村民体力不足,劳动不好,一天可能就只能拿个五六工分。到头来,工分不够换口粮,还要倒欠村社的。只能拿分到的白米和各种票同别人多换些杂粮,以免一家老少挨饿。

  梁溪家如果不是因为刘爱红是铁饭碗,每天拿顶格工分。一个女人带着小孩能赚的工分,恐怕就连糊口都不够。

  牛蛋家正好相反。一家六口人,有五个都是壮劳力。牛蛋他爸又是生产的队的副队长。有时孩子们帮村社干活,也计工分。牛蛋常因为“身强体壮”被破额按成年人来计算工分,占足了便宜。

  老村长看似公正地提议拿出一袋杂粮,对梁溪家和牛蛋家,其实价值完全不同。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