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第1/3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望着眼前的这座巨型火炉,许多粉丝都被震撼到了!他们看过李子夜不少视频,之前的火炉跟这次的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实属弟弟。

  考虑到有些粉丝,可不能看不懂其中原理。不知道的还以为是哪里搞来的烟囱。

  于是李子夜在镜头前,解疑释惑的说道, “在我身后的这座建筑,名为高炉。早在华夏西汉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高炉。”

  “到了商代,我国硬陶的烧成温度,已经达到1180℃。这种高温为金属冶炼取得了良好条件。”

  “为了原汁原味的还原兽首喷泉,在村里长辈们的帮助下,我们搭建了这座高六米,直径三米的古炼高炉……”

  李子夜如实的介绍着。他话音落下, 仅见屏幕前的粉丝们, 不由得发出感叹!别人拍视频各种节省经费,马马虎虎水时长。

  而李子夜倒好,他追求的是精益求精,哪怕经费爆炸,也要把事情做到最好。如此格局和态度,让粉丝们大写的佩服!

  “我勒个去!子夜大神也太牛批了吧?为了打造十二生肖兽首,居然还建了一座这么高的火炉?第一眼,我还以为是电厂的烟囱。”

  “真的服了!大神果然是大神,这手笔一看就是大制作呀!活该你有那么多粉丝~”

  “卧槽,路转粉了!之前朋友给我推荐好多次,我平时忙都没时间看, 现在难得休息, 要把之前的都补上~”

  “什么是业界良心啊!(后仰)所以传统工艺,我只看李大神的, 其他跟风模仿看都不看。”

  ……

  李子夜的大手笔,把粉丝们都给惊艳到了。接下来就是古炼高炉的建造过程。

  期初画面里的李子夜,是一个人推车搬砖。没过多久, 村里的长辈们便主动过来帮忙, 众人持柴火焰高,集体的力量很快把一大堆砖块,都搬到村头。

  接下来,众人在李子夜的领导下,分工明确。挖地基的挖地基,和红泥的和红泥。就连小孩子们也不闲着,整齐的背诵平时在私塾里,先生教他们的古文。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娃娃们用稚嫩的童声,背诵着荀子的《劝学》。

  每个孩子都背得十分流利,比不少看视频的成年学渣,都厉害。学渣们早把这些都还给老师了……

  家村村民的团结有爱,让许多大城市里的人们,心生向往。《桃花源记》是陶渊明梦想的美好世界。而李子夜的家村, 却离他们很近……

  在众人的努力下, 巨大的古炼高炉被一层层筑起,转眼就从地基垒上了六米高的空中。

  为了测试高炉的运作环境,李子夜先在炉子的炉衬里,灌入一缸清水。而后和村里长辈们搬来焦炭,用作炼化时的燃料。

  接着又搬来一大块红铜,外加诸多贵重金属,如金、银、锡、铱等,放置在高炉中……

  待一切准备就绪,李子夜引燃焦炭,让炉内温度持续上升。等到达一定程度后,开启鼓风机,持续为火炉送氧。

  上千度的高温火焰,逐渐把炉壁烧得滚烫。虽然炉门闭合,没有火焰窜出。但从周围扭曲的空气判断,现场的温度绝对不低。

  熊熊燃烧的火焰,把炉衬里的清水也煮到沸腾,大量的水蒸气,沿着炉壁不断上升,最终从高炉的烟囱口飘出。

  不远处的李子夜,正计算着时间。等到红铜彻底炼化,他会将铁质容器,整个抬出,然后将液态红铜,倒入模具中。

  他提前制作的模具,是一块由黏土雕刻的牌匾。上面刻着宫殿、园林、生肖喷泉,并有题字“夏宫”。

  粉丝们一看就意识到,这块牌匾应该是“十二生肖水力喷泉”的图景。

  不过令粉丝们有些迟疑的是,如果没记错的话,圆明园水力喷泉后的是海晏堂。它的建筑风格,偏向欧式。

  而模具中的“夏宫”,既不是欧式,也不是清廷风格,反而跟唐朝的宫殿有些相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