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郑和宝船第2/3段
……
事情告一段落后,李子夜和家村的长辈们,集体送别翁老爷子一家。包括孔子学院的弟子们,尊师重道是华夏的基本礼仪。每位弟子都需要用一生去遵守。
“李先生,我们走了,后会有期!”
翁家人挥着手说道。
“一路顺风,后会有期!”
李子夜也挥着手,包括站在他身后的弟子们。
在送走翁老爷子一家后,李子夜转身对弟子们说道,“好了,现在每人去库房拿一把工具,跟着我走。”
李子夜说着,率先走向库房。余下的89位弟子,不敢有任何忤逆,纷纷跟着他走进库房,然后像模像样的扛起锄头、推车、铁铲,一路朝夏宫走去。
目前,夏宫的后花园,虽然已经规划出来,凉亭、溪水、池塘等景物基本建成。但耕种花卉、植物的土地,还需要搬运。
如果换做城市里,那这些土壤需要额外购买。好在这里是山村,别的不多,土地管够。
于是在李子夜的带领下,弟子们来到村外的一座小山坡上。这里土地肥沃,开满了野花野草。
李子夜随手挖了一块土壤,发现泥土颜色偏黑,很适合用于种植。
“就这里吧,大家将杂草祛除,筛出泥土运回夏宫。”李子夜,发号施令的说道。
“明白了,老师!”众弟子听后,纷纷回应。他们在与李子夜的接触中,越来越觉得眼前的男人,属于无法超越的神人。所以对于他的话语,必然是百般听从。
李子夜不光擅长发令,他自己也是亲力亲为,跟弟子们“打成一片”。只见他挥动着锄头,一片一片的开荒。
那速度和效率,看得弟子们是女默男泪,特别是男弟子,他们许多人的开垦速度,还不及李子夜的一半……关键耐力更加不行,只挖了半个小时,就双手没了力气。
好一点的,挥个一小时锄头,也都败下阵来。
反观李子夜那边,种田挖土第一人,挥锄一两百下都不带喘的……
正所谓,人多力量大。虽然弟子们的体质,没法跟李子夜相提并论。但89人的力量,也是不容小觑的。
在众人连续2天的挖土运土中,大片大片的泥土被运往夏宫花园。然后杀菌、清理,给予花卉们一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在填埋好泥土后,李子夜和村里长辈们,拿来种子。让弟子们将其播种到后花园。
这些种子,都是经过桃源灵液,提前浸泡过的。如今已然长出翠绿色的嫩芽,正适合埋进土里。
种田也是传承的一部分,相比于之后的教学,让弟子们种植花草,已经算是“陶冶情操”,“舒适无比”的体验了。
因为李子夜,早已为他们安排了更为艰难的传承。比如,建造一艘华夏古代最大的木船,“郑和宝船”。
也就是当初,郑和下西洋时,乘坐的旗舰。它在当时的地位,相当于现在的主力舰。
更关键的,郑和他老人家下西洋,比西方人的新航路开辟,早了整整一个世纪!
前者在15世纪初,就远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访了30多个国家和地区。而西方则在15世末,才开辟的新航路。
要不是后面,明朝禁海令出台,使得华夏造船业整个衰退了。不然大航海时代,也没西方人什么事了。
同样是航海,同样是强大的舰队,郑和他老人家可没像西方人那样,走到哪殖民到哪。
就在弟子们,优哉游哉的种植着花草树木的时候,只见村门口,忽然行驶来一辆又一辆的货车。
每辆货车上,都载满了各种木桩和木板。看得弟子们,纷纷停下手中动作,带着茫然的望着货车。
这时,工匠组的长辈们,号召众人集合,“大家赶紧来帮忙卸货吧,等下我们要开始建造旗舰了。”
话音落下,只见在场的弟子们,一个个表情微讶的楞在原地,仿喘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