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东线战局——基辅战役第1/2段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章节错误?快速报错

  5月16日,经过漫长的进军,奥匈军队终于从一望无际的草丛里爬出来。

  他们很快就打到了基辅西边约有60公里远的距离,第一集群直接从正西面接敌,第二集群则在西南接敌,两支奥匈军队与北面的德国人形成了三个进攻方向。

  如果此时东边也有同盟国军队,那么基辅唾手可得。

  奥匈高层希望库斯特加快对乌克兰的攻势,尽快打到基辅城外围。

  库斯特有些疑惑,但也没放心上,把乌克兰事务交给凯末尔处理后加强了对北面的进攻。

  凯末尔主张的方针与奥匈高层并不契合,他更想优先占领克里米亚地区,确保背后不会有敌人的威胁才有足够的胆量进军基辅。

  因此,即便第聂伯河有突破的迹象,但土军并没有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反而将主力投入到了乌克兰南部,蚕食克里米亚以及在河对岸建立先头据点。

  土耳其军官们预估,想要拿下克里米亚至少需要四天时间,期间内他们不可能发动对河岸西面的任何进攻。

  这意味着想要打基辅,就只能依靠奥匈和德国人的军队去攻打,土军不可能帮上忙。

  但事先之前,凯末尔乃至库斯特都没有把不会进攻的消息传给奥匈方面,让他们以为凯末尔随时都在准备进攻,从而放弃了派兵包围东面的想法。

  那么想要包围基辅从一开始就没实现,基辅与外界的交流从未间断过,其余地区的补给还可以运输到这里来,虽然资源不多,但对俄国人来说能用就行。

  这场战役注定是一场苦战,无论是对谁都必须要付出惨痛的代价。

  俄国人肯定不能守下这座城,兵力差异太过悬殊,基辅周围,德奥联军统共四十八万人,而俄军在整个乌克兰的军队也不过二十万人,驻守基辅的更是只有七万人。

  德奥联军想要打下来也不容易,即使有着及其巨大的优势,但因为缺少一个方面的围堵,他们面临的敌人可能越大越多,直到最后整个乌克兰境内的俄国军人都死光为止,才能攻占下来。

  被胜利冲昏头脑的奥匈军官没有考虑那么多,直接从西北、西南两个方面展开进攻;一贯严谨的德国人虽然抗拒进入乌克兰战役,可高层的命令让他们不得不配合奥匈,无奈从北面进攻。

  城内的俄国守军指挥官认为应当合理运用主场作战的优势,在自己的土地上埋下各种陷进,同时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埋伏,消耗德奥联军的有生兵力,让他们知道进攻基辅,以及践踏俄国人的尊严所需付出的代价。

  战线位置大概在基辅西面五十公里,俄军有三万人驻防;南面则有七十公里,两万人驻防;北面一百二十公里,一万人驻防;东面则是友军,由其他部队负责防守。

  如此分配下,城内俄军还剩有一万预备队,以应对不时之需。

  不过俄国人还是倾向把他们投入到东面去维护与友军的联系,否则防御不利,东面有可能被突破,那么基辅就真的被包围了。

  构建工事一直持续到了傍晚,俄国人擦着汗望向敌军所处地方,眼睛里还带着些祈求。

&emsp认为应当合理运用主场作战的优势,在自己的土地上埋下各种陷进,同时在合适的位置进行埋伏,消耗德奥联军的有生兵力,让他们知道进攻基辅,以及践踏俄国人的尊严所需付出的代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段进行阅读!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