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一张纸第2/2段
这段时间,他粗略的测算了一下,把纸张印刷成书籍之后,利润更加可观。
“你以为孔家能够日子过的那么舒服,在曲阜有那么一处大宅子,里面住了几千人口,难道是靠吃西北风吗?”
对于刘仁轨说的话,李承宗一点也不觉得惊讶。
本身这个年代的货物,售卖的利润率就比较高。
当然,农产品除外。
而新式造纸技术跟现在市面上的售价进行比较,显然是会拉大差距。
当然了,这些东西李承宗也不想跟刘仁轨交流太多。
反正不管怎么说,孔家作为大唐最大的纸张商家和书籍商家,肯定是挣了大钱的。
要不然曲阜孔氏的日子不可能那么舒服。
毕竟,作为孔子的传人,他们是不大好去做其他的生意的。
“孔家应该是支持秦王府的,师父,到时候我们要不要狠狠的降一波价格,给他们一点颜色瞧一瞧?”
“我们的纸张,以后肯定是还需要进一步的降低成本。
不过如果我们直接把纸张价格定的很低的话,估计很多人都会囤货。
到时候人家直接用我们的纸张去印刷书籍,那就有点得不偿失。
所以我准备先在书籍市场上好好的搞他们一把,纸张的话,只是高端的先卖一波。”
书籍对于大唐发展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不说李承宗准备让渭水新城这里的匠人们都读书识字,单单就为了提高大唐科举的影响力,就有必要降低书籍的价格。
要不然的话,除了有钱的世家子弟和富贵人家,能够有机会读书的人太少了。
李承宗不指望大唐所有的人都能跟后世一样接受九年义务教育,但是至少要让各个乡村的小地主和薄有田产的人家,也能读得起书。
将来大唐经济进一步发展了,再考虑进一步扩大读书人的面积的事情。
“这样也可以,相比造纸作坊,印刷作坊的难度就要低很多了。
不管是雕版印刷,还是师父你说的活字印刷,现在都已经在搞了。
不过我们发现短时间内,可能还是雕版印刷的效果是更好的,操作也更加简单。”
刘仁轨说这话的时候,心情稍微有点忐忑。
李承宗是让他重点发展活字印刷的。
但是对比之下,他发现印刷书籍数量不是特别多的情况下,似乎雕版印刷也是非常方便的。
并且活字印刷的活字,如果用的次数多了,效果也不好。
没有办法充分的发挥理论上的优势出来。
“哪个方便,哪个效果好,就推广哪一个。
但是这两种技术,都不能放下,安排匠人专门去研究。”
李承宗并没有太过在意刘仁轨汇报的情况。
只要能够把事情搞定就行了。
至于过程,他已经不是那么在乎了。
渭水新城现在修建的作坊数量不少,他不可能有精力每一个作坊都跟进。
真的要是这样的话,这日子就忙得没法过了。
“好的,那我就先安排人印刷一批书籍出来,然后在西市开设一家书铺。
到时候让孔家的人也看看,跟东宫作对是没有好下场的!”
本章节已阅读完毕(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